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迷路屏障( blood labyrinth barrier, BLB)是近年来耳科方面研究的热点。由于BLB的存在,内耳(inner ear,IE)结构得以和血液相隔,从而保持了IE各种液体成分的稳定,也保证了IE少受各种毒性药物、微生物、自身系统免疫性疾病的侵袭和破坏。但同时也因为BLB的存在,分子结构较大的有效的治疗药物难以进入IE甚至被完全阻隔,即便某些小分子的药物也因其所带电荷的不合宜而无法通过。因此理论上跨BLB局部内耳用药比全身用药更有效、更安全。但由于IE结构、位置的特殊性,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跨BLB局部内耳用药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如何让药物更安全、持续、高效的进入IE,这一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是一种四钠重氮染料,能与血清白蛋白彻底、稳定地结合形成不能透过BLB的荧光颗粒,该荧光颗粒不能通过BLB进入内耳。本实验利用EB此特点,将其作为示踪剂,探讨耳后乳突部皮下微淋巴管是否与内耳的内淋巴或外淋巴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淋巴通路,这条通路可以使注射到耳后皮下的药物能够绕过BLB的阻拦,直接运输至IE内。目的验证经耳后乳突部皮下组织注射给药后输送药物到IE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验证耳后皮下组织与IE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通路,循此通路可使经耳后皮下途径注射的药物大部分直接进入内耳,而不需要进入血液循环、通过BLB。若存在该通路的话,分析并阐述该通路的性质及特点。方法1、将白色红目鼠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给药组、耳后皮下给药组。分别采用颈内静脉注射及耳后皮下注射方法为两组豚鼠注射EB(40mg/kg体重),观察豚鼠皮肤、粘膜的蓝染情况,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摄取进入耳蜗内的EB,用荧光分光光度计(Spectrofluorophotometer,SPF)对DMF进行EB定量。2、取豚鼠血液,分离血清,制备EB血清溶液并做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荧光性。将豚鼠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给药组、耳后皮下给药组。分别采用颈内静脉注射及耳后皮下给药方法为两组豚鼠注射EB血清溶液,抽取耳蜗外淋巴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寻找EB白蛋白荧光颗粒,做耳蜗超薄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B白蛋白荧光颗粒在内耳的分布情况。结果1、静脉给药组豚鼠出现躯体、四肢、眼部、耳部皮肤及口唇粘膜的蓝染要比耳后皮下给药组迅速,而且蓝染程度亦重。SPF测得的摄取了进入耳蜗内的EB的DMF的荧光值极低,无实际意义,未能检测到两组豚鼠的耳蜗外淋巴和内淋巴含有明确的EB。2、可见EB血清溶液的涂片内有片状红色荧光,但荧光强度较弱,其间有发出明亮鲜红色荧光的颗粒,较明显,而EB生理盐水溶液涂片内无红色荧光的颗粒,而是呈现均匀的发出极弱红色荧光的斑片,难以观察或拍照。两组豚鼠耳蜗的外淋巴液中均并未见到发出红色荧光的EB白蛋白颗粒。在耳蜗切片中,未见到膜蜗管内前庭膜、基底膜、柯蒂氏器等部位存在发出红色荧光的EB白蛋白颗粒。结论经静脉途径及耳后皮下途径注射EB生理盐水溶液后2h后,通过荧光分光测定法,两组豚鼠耳蜗外淋巴及内淋巴内均未检测到确实存在的EB含量。EB可与血清中的白蛋白结合形成荧光性明显增强的EB白蛋白荧光颗粒。经静脉途径及耳后皮下途径注射EB血清溶液,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外淋巴及耳蜗超薄冰冻切片,未能观察到外淋巴及膜蜗管内存在EB白蛋白荧光颗粒。综上所述:本实验的两种方法均未能证实豚鼠耳后皮下组织与IE间存在着绕过BLB而直接相通的淋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