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拉蒂·穆克尔吉文学创作的自撰式特征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芭拉蒂·穆克尔吉(Bharati Mukherjee,1940-)是当代印度英语文学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也是流散文学与女性文学的代表。她不仅关注移民的生活状态,还积极探索当代女性的解放之路。穆克尔吉创作成就颇丰,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大奖。1988年穆克尔吉凭借短篇小说集《中介人》成为美国第一位获得“全国图书评论界奖”的印裔女作家。穆克尔吉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汲取素材,作品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做是穆克尔吉本人的成长历程,其创作具有自撰式特征。本文以穆克尔吉的文学创作为基础,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的移民形象与女性形象,揭示她创作中的自我书写。这对进一步理解穆克尔吉的创作,更好地把握穆克尔吉对移民的跨文化生存及其女性主义立场具有一定的价值。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穆克尔吉进行介绍,综述国内外穆克尔吉研究状况,并指出研究穆克尔吉文学创作的自撰式特征的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流散文学与女性文学中的自我书写的传统,探讨自我书写在流散写作与女性写作中自撰式写作的表现。流散作家通过自我书写展现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不断思考造成文化身份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回忆自我经历来确定文化身份。女性作家则通过自我书写来认识自我与世界,建立女性话语权。作为流散作家与女性作家的穆克尔吉继承了流散写作与女性写作中的自我书写特征——即自撰式特征。第二章主要提出了芭拉蒂·穆克尔吉文学创作中的自撰式特征,分别从流散写作与女性写作的角度分析其创作中的自我书写。作为流散作家的穆克尔吉以影响自己的大事为素材,以隐喻的方式再现了她从印度到加拿大再到美国,由流散者成长为定居者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为女性作家的穆克尔吉将自我融入作品人物中,通过与印度传统女性相比较,挖掘女性价值内涵,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女性观,表现了当代女性为了追求自我解放,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懈努力。穆克尔吉通过自撰式书写提出了她心中理想的移民形象与女性形象——积极进取的定居者和坚定勇敢的新女性。第三章论述穆克尔吉文自撰式写作的意义。穆克尔吉的文学创作通过自我书写,真实地反映了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穆克尔吉通过写作与自我、他人和世界进行沟通,她在写作中认识自己与世界。同时写作也使她成为移民与女性的代言人,是她影响他人与世界的手段。穆克尔吉从移民的视角展现了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指出东西方文化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从女性的视角继续挖掘了女性价值内涵,指出和谐的两性关系的重要性,审视了女性的自我建构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关系。结语重点论述了自撰式写作是芭拉蒂·穆克尔吉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特征。她利用自我生活经历,大胆虚构,将个人思想融入作品中,关注移民和女性的生活状态,这都体现了穆克尔吉开阔的跨文化写作意识与独立和谐的女性观。
其他文献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女作家,其处女作《喜福会》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达36周之久,并获得“全美图书奖”“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喜福会》以一群玩麻将的群体“喜福会”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