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比较复发性流产(RSA)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血液动力学各项参数的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同时观察阿司匹林对上述各项参数的影响。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血液动力学与RSA发生的相关性,同时也为阿司匹林治疗RS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1至2017.1期间在门诊就诊的1155例育龄妇女,包括917例RSA患者(RSA组)、188例非RSA患者(对照组)以及50例正常
【基金项目】
: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学科—妇产科(15GWZK07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比较复发性流产(RSA)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血液动力学各项参数的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同时观察阿司匹林对上述各项参数的影响。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血液动力学与RSA发生的相关性,同时也为阿司匹林治疗RS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1至2017.1期间在门诊就诊的1155例育龄妇女,包括917例RSA患者(RSA组)、188例非RSA患者(对照组)以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研究对象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S/D)),以及黄体中期和妊娠期不同孕周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同时观察给予阿司匹林(50mg/d)治疗2个月后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流产次数、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血栓前状态或不明原因的RSA患者的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ANA、抗ds DNA抗体、抗β2-GP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LAC)阳性的RSA患者的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呈高阻力状态。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及1次自然流产组,与流产次数相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具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包括仅1次自然流产史和RSA患者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S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阻力随着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与流产次数无明显相关性。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血栓前状态、内分泌异常或不明原因的RSA患者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液动力学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ANA、抗ds DNA抗体阳性的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液动力学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血液动力学参数(PI、RI、S/D)对早期自然流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以内膜血流RI的预测效能最高。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动脉及内膜血流阻力,改善子宫血液灌注,尤其对内膜<7mm的患者,能明显增加其内膜厚度(P<0.001)。妊娠期左、右侧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正常妇女还是RSA组患者,妊娠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在妊娠12周以后,随着孕周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在妊娠12~16周期间下降速度最快。经个体化治疗后治疗成功的RSA患者妊娠期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与正常妊娠妇女相一致。结论:RSA的发生与子宫血液动力学(包括子宫动脉及子宫内膜血流)呈高阻力状态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密切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前状态等疾病会影响子宫血液动力学及子宫内膜厚度;一些自身抗体是导致子宫血液动力学呈高阻力状态的危险因素;子宫内膜血流PI、RI和S/D对早期自然流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妊娠期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左、右侧比较无明显差异,自妊娠12周开始,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子宫动脉及内膜的血流阻力,改善子宫血液供应。
其他文献
目的:1.探究原发性快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iRBD)、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MSA)三种突触核蛋白谱系病患者是否存在视觉追踪运动异常,并比较分析视觉追踪运动异常的特点。2.探究视觉追踪运动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诊断和鉴别诊断PD和MSA的可行性。3.探究iRBD患者是否存在基底节区多巴胺能系统功能异常,以及视觉追踪运动功能是否与该异常相关。4.探究iRBD和PD患者是否存在基于脚桥核(P
目的评估基于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图像手动划取感兴趣区域(ROI)定量测定脑深部核团内铁沉积的可行性。并探索用其定量评估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病人脑内深部核团的铁含量。此外,采用QSM技术探索性研究以震颤为主型的PD病人齿状核内铁沉积改变。并探索性分析基于QSM图像上黑质体-1结构的显示
目的: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脑白质损伤是造成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脑缺血可以激活小胶质细胞。然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慢性脑缺血状态下,是否以及如何参与白质损伤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探索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白质损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缺血模型,在造模前及造模后的1、2、4周,利用同步辐射血管造影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监测脑血管密度和
研究背景与目的:脉安肽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我们前期研究已证实其抑制微型猪股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同时抑制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凝血酶在缺血性或出血性脑损伤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凝血酶与蛋白酶激活受体相结合发挥神经毒性作用。脑缺血病变主要通过活化凝血酶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1,PAR-1)而造成神经细胞的病理损伤。抑制PAR-1活化,可以减轻
尿道下裂作为一种多因素致病的先天性畸形,迄今为止大多数尿道下裂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明。近年来,尿道下裂遗传因素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之一,其中,由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aition Study,GWAS)技术发现的DGKK(二酰甘油激酶K编码基因)被认为可能是尿道下裂主要的风险基因。该研究结果已经在欧美国家的尿道下裂人群中被验证,而国内尚未有应用GWAS技术进行汉族儿童尿道下裂
实验背景及目的: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抽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治疗HFS的首选方案,并且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虽然面肌痉挛在治疗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成绩,但至今为止它的发病机制仍然是众说纷纭,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来全面、完整地阐述其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且目前的研究和探索大多集中在面神经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其病因是胚胎期心脏发育调控异常。先天性左室流出道梗阻(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LVOTO)是常见的CHD,包括从解剖左室流出道一直延伸到主动脉弓降部的一组狭窄性病变,涵盖了心室、瓣膜及大血管缺陷等多种临床缺陷,多种病变往往同时存在,提示在发育上可能
目的:分析现阶段临床治疗长段气管狭窄的现状,针对Slide吻合术的局限性,提出应用组织工程气管替代正常气管的方案,并进行基础实验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气管Slide吻合术的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的病例资料,使用SPSS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再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气管支架,结合组织工程手段,构建组织工程气管,并通过体内移植实验验证其替代正常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中的应用及其治疗转归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确诊为ROP,并且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连续病例。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作为首选治疗的患儿归为第一组;ROP 4、5期患儿围手术期应用雷珠单抗者归为第二组。第一组中患儿根据转归再细分为5个亚组:治愈亚组、复发亚组、未完全亚组
背景:肠道菌群对肠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短肠综合症患者肠道菌群的构成随临床状态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如肠外营养的使用、并发症的发生都可影响菌群的构成。目前,对婴幼儿短肠综合症患者菌群改变与相关并发症、肠道免疫和代谢状况的关联性分析还未见报道。方法:18例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婴幼儿短肠综合症患者纳入分析,共收集到26例粪便样本。并将这些样本分成三组:无症状组、肝功能损伤组和导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