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简称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威胁当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作为冠脉硬化中的一种特殊病变形式,其具有极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解剖学上,左主干发出的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是心脏近70%的血液供应来源,如果分叉部位发生血流中断,那么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左主干分叉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治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临床上普遍认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冠状动脉造影仅仅是通过管腔形态的改变来做出间接判断,通过冠脉造影仅能获取冠脉管腔的部分信息和管壁的少量信息。此外,冠脉造影对于临界病变也容易造成漏诊。因此,冠脉造影在对冠脉病变的评估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诊断分叉病变、判断斑块性质方面。自从血管内超声被发明以来,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目前的复杂冠脉病变越来越多,在诊治冠脉复杂病变、分析斑块性质方面,其地位日益提升。其原因主要是血管内超声是向冠脉内直接输送超声导管,将管腔信息及管壁上的斑块性质直接显示出来。因此,在冠脉病变的诊治过程中,血管内超声已经成为了新标准,其不仅能够对管腔的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还能够依据病变处斑块的回声对斑块性质进行定性分析。此外,其还可以帮助术者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最佳的器材型号,将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的通过既往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血管内超声在在评估单支血管病变中的优越性,但对于分叉病变,尤其是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以此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优化治疗中的应用,概述血管内超声与冠脉动脉造影在左主干分叉病变中的检查方法,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左主干分叉病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而且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为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冠脉造影结果采用冠脉造影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采用Volcano软件系统处理分析,分别测量主支近端长度、主支远端长度、分支长度、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率(DS)等。根据测量结果比较42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与血管内超声结果。结果42例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28例为Medina分型中的1,1,1病变,3例为Medina分型中的1,0,1病变,11例为Medina分型中的0,1,1病变。在血管长度的测量中,血管内超声测量的主支血管病变长度为25.79±1.92mm,分支血管病变长度为14.17±1.69mm,冠脉造影所测量的主支血管病变长度为23.07±1.68mm,分支血管病变长度为12.11±1.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治疗前的资料分析中,血管内超声组所测量的主支血管远端、分支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1.01±0.36mm、1.29±0.41mm,均小于冠脉造影组所测量的1.16±0.24mm,1.4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治疗后的资料分析中,血管内超声组所测量的主支血管远端的参考血管直径、主支血管近端、主支血管远端、分支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3.54±0.24mm、4.04±0.37mm、3.36±0.40、3.10±0.28,均高于冠脉造影组所测量的3.14±0.33、3.49±0.58mm、2.83±0.23mm、2.56±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性质的识别方面,血管内超声检查对钙化斑块、偏心斑块、夹层、斑块破裂、硬斑块、软斑块以及血栓的检出率分别为47.6%,83.3%、23.8%、9.5%、30.9%、14.3%及9.5%,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检查的14.3%、61.9%、9.5%、0、0、0及2.4%,其中在钙化斑块、偏心斑块、斑块破裂、硬斑块及软斑块的分辨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即刻支架释放后状态的对比中,血管内超声组的支架贴壁不良的检出率为21.4%,高于冠脉造影组的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能会低估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狭窄程度,同时无法对斑块性质进行分析,然而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评估左主干分叉病变狭窄程度,同时将斑块的分布情况以及斑块性质准确显示出来,从而可以直观地、精确地诊断左主干分叉病变,进而有效地优化手术策略。同时血管内超声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术后即刻的支架贴壁情况,通过降低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来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