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是汉末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身实际临床经验写成的一部以治疗伤寒为主的外感热病的著作,现在已然成为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文本之一。与其他医学经典不同,《伤寒论》在其成书之后鲜有称引,自从宋代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才渐渐受到医家重视。可以说,《伤寒论》至宋代才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因此,考察《伤寒论》在宋代地位变迁的历史,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经典医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宋代伤寒文献的考释,梳理宋代伤寒学术的发展脉络,历史地还原与展现《伤寒论》传播与经典化的整个过程,考察促成这一过程的各种因素,发掘具有士人身份的医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究他们的士人身份怎样促进了伤寒学术的发展,由此揭示出士人习医与经典阅读对于中医发展的意义。 文章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宋代《伤寒论》的流传与伤寒学术发展的相关问题,下编对宋代伤寒文献进行考述。第一章以伤寒文献为中心,考察医学典籍在宋代刊刻、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发掘这一现象对医学传承方式与医学观念的影响,展现宋代伤寒学术发展的重要背景。第二章以宋代伤寒学术的发展为中心,讨论《伤寒论》在宋代的经典化过程,并探究影响《伤寒论》经典化的主要因素。位居公卿的高若讷在《伤寒论》的校正与传播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孙用和、孙兆、刘元宾、韩祗和、庞安时从各个角度对《伤寒论》进行解读,深化了对仲景理论的认识。学理的探研是经典化的基础,北宋末年《伤寒论》正式进入官方的医学教育体系则标志着它在制度上确立了其经典地位。朱肱的《活人书》与他早期的著作《伤寒百问》相比,在结构、论述、治法等方面皆有很大改动,这些改动大多围绕仲景学说为中心展开,这些改动反映了朱肱逐渐裁汰诸家学说并向经典靠拢。在某种程度上,朱肱可以被视为宋代伤寒学转向以《伤寒论》为中心的风向标。《活人书》在南宋影响巨大,出现了注释、歌括、概要、辨议等多种类型以《活人书》为讨论对象的著作,深化了《伤寒论》的影响。疫疾的频发、《伤寒论》本身的疗效、官方的重视与推动、医者与士人在学理上的钻研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了《伤寒论》的经典化。第三章关注宋代有成就的伤寒医家多是士人出身这一现象,对医学经典与士人身份在伤寒理论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再讨论。解读《伤寒论》一方面有赖于其他医学经典的介入,另一方面,对文本本身的分类编排与细读体悟也是理解仲景之心的重要途径。士人身份的医者将儒者读书求理、宗经博古的风气注入其中。文本分析与旁征博引体现着士人的身份特征,经书的道理与历史的往事开始与医学产生交集,儒学教育带给士人的会通求理的思维方式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下编将宋代的伤寒文献分为现存、散佚两类进行考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根据历代书目以及相关史料,对现存宋代伤寒文献的修撰者、成书情况、内容特点、现存版本、流传及影响加以全面梳理与考辨,并对部分有佚文可辑的伤寒文献加以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