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在于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此,需要准确把握青年成长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研究分析青年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及其群体心态波动规律,倾听青年心声、解决青年问题,引领青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青年树立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远大人生理想。现实来看,随着《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在于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此,需要准确把握青年成长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研究分析青年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及其群体心态波动规律,倾听青年心声、解决青年问题,引领青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青年树立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远大人生理想。现实来看,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网络综艺节目频频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丧”“佛系”“躺平”等具有身份认知和价值判断属性的吐槽式网络话语在青年群体中不断引起共鸣。吐槽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成为部分青年的典型性网络行为和生活方式,既是一种折射着青年群体社会情绪与社会心态的象征性文化行为,也是一种反映部分青年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吐槽现象何以在当代勃兴至此?其背后反映着当代青年群体怎样的心理样态与价值需求?“集体狂欢”过后遗留下来的是否只有无尽的虚无?如何从中挖掘价值、重建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探究和解答。本文在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透过当前青年群体中盛行的吐槽现象,紧紧围绕“如何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青年群体”这一核心问题,聚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这一根本导向,系统分析青年吐槽现象的兴起流变、发生基础及其引领策略,以期为全面把握当代青年生存发展状况和精神面貌,切实做好青年一代价值引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除引言和导语外,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青年吐槽现象的特征与议题。该部分旨在厘清吐槽及吐槽现象“是什么”的问题。通过考察“吐槽”一词的词源及语义流变,提出现时代的“吐槽”是一种不规定主体对象、不限制手段方式、不强求内容意义的文化现象。青年吐槽现象的特征实质大致包括个体性的情绪纾解行为、群体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性的价值辐射三重维度,其关键议题源于青年日常生活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况之间的落差和错位,围绕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的各类人际交往活动,大体包括“生活体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三种类型。第二部分,青年吐槽现象的发生基础。该部分旨在研究青年吐槽现象“何以发生”的问题。这一部分从社会基础、传播技术、青年群体三重维度,研究阐发青年吐槽现象发生的时代特征和具体背景。从宏观层面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构成青年吐槽现象的现实土壤,传播技术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剧和推动青年吐槽现象的发展和蔓延,青年一代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则是吐槽现象赖以发生的主体根源。从微观层面看,吐槽现象之所以引起青年群体的广泛共鸣,是因其来源于青年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相互联动的感知和体验。分析把握青年吐槽现象应当将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因素与微观层面的感知体验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第三部分,青年吐槽现象的价值审思。该部分旨在回答青年吐槽现象“为什么需要价值引领”的问题。从价值表征来看,青年吐槽现象表现出典型的亚文化特征,即通过拼贴和同构生成搞笑式风格,借助符号的狂欢进行抵抗性表达。从价值意蕴上看,青年吐槽现象既表征着青年群体追求更加自主、更为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和价值取向,也在现代科技、资本逻辑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愈发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特征,内在蕴含着如下三重矛盾和张力:既具有创造性的价值表达,又面临由信息茧房所导致的思维固化之弊;既葆有批判性的价值诉求,又面临过度娱乐化导致的价值虚无之弊;既注重超越性的价值实践,又面临因理性缺位所引发的犬儒主义之弊。第四部分,青年吐槽现象的引领策略。该部分旨在探索“怎样做好青年一代的价值引领”问题。青年吐槽现象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和社会现实的成像镜,释放着青年一代独有的民情民意信号,反映着青年群体的心理活动状态,而网络媒介平台则是青年吐槽现象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推手。有鉴于此,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吐槽现象的价值引领,应重视吐槽现象所蕴含的美好生活指向,尊重青年一代的合理价值诉求;应着重批判和引领吐槽现象背后涌动着的各类社会思潮,增进青年一代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应科学研判和疏导吐槽现象及其折射的不良社会心态,提升青年一代的理性思考能力。
其他文献
二战结束之后,纳粹屠犹的真相得到了很好的曝光,然而一直到1961年艾希曼审判之前,大屠杀事件在美国一直不受关注。索尔·贝娄在早年创作时,也一直在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犹太人身份。1970年发表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是索尔·贝娄第一次直面大屠杀的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赛姆勒在现实与回忆之间的意识流动,展现了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带来的各种伤害,以及20世纪60年代美国犹太群体的生活困境。本文主要从大屠杀事件入手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跻身西方文明序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一系列近代国家改革,与之相对,是传统东亚世界秩序的崩溃,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明治前期日本汉学的整体衰退。然而在此历史进程中,与汉学关系密切的汉文学,特别是汉诗却展现出“回光返照”般的繁荣景象。汉诗的明治再兴与日本的对外扩展是同步展开的,充当了表述征伐同时也是表述帝国的急先锋。本论文即将目光聚焦于日本人甲午战争主题的汉诗写
尽管近些年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但其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儿童青少年,其根本原因则是身体活动的缺乏。在传统教育观念下,一些家长认为:参与体育锻炼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然而,近期不断增加的研究成果表明:身体活动能通过改善脑功能提高学习成绩,但目前有关身体活动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证据尚不充足。因此,本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的关系
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与自我相关的展示与交流,被称为线上自我表露,已成为人们寻求社交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显示,社交需求满足程度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孤独感水平,呈现出不同的表露特点,而近期不同孤独感水平的个体进行线上自我表露的特点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在孤独感与线上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中,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本研究试图基于使用与
自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以来,国内冰雪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凸显强调且统筹规划了冰雪经济在“十四五”时期的关键地位,随着社会资本逐渐活跃和群众热情急剧攀升,国内冰雪旅游加速进入黄金发展期。位于内陆的西北五省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雄浑厚重的产业发展潜力,各省区在逐步加快冰雪旅游的投入和优化下,旅游业转型迭代带来的诸多问题日渐显露,冰雪旅游产业空间较分散,省区不均衡、产业待完善等现状阻碍
阿米塔夫·高希新作《枪岛》是作家表征当今全球气候变化下人类心理失调现状的尝试。然而现有的研究却极少关注到高希作品中的暗恐。笔者发现,相比于传统的生态小说直接描写生态危机的手法,高希通过对怪诞事件和由此引发的暗恐心理的描写来表征现代人面对全球生态危机时的认知失调,并借此揭示了西方现代思维框架的思想渊源,并基于少数族裔作家的文化视角,提出了在全球视野下历时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暗恐使得《枪岛》
菲利普·金德里德·迪克(Philip Kindred Dick,1928年12月16日-1982年3月2日)是美国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共创作了44部长篇小说和约121篇短篇小说,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热卖电影。1963年凭借《高堡奇人》获雨果奖,1975年凭借《流吧!我的眼泪》获坎贝尔奖。他的小说不仅展现了科幻文学所独有的奇思妙想,而且其主题广泛且深刻,涉及社会、政治与超验的哲学与神学等多个领域。
Lerner发现人们需要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人们能得其所应得,这就是公正世界信念。它帮助人们保持对世界的可控感和可预测性,因而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以往研究普遍认同,公正世界信念包括两个维度,自我公正世界信念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个人从自身角度认为世界对自己是公正的,多与亲社会行为有正相关,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则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视角认为世界对待别人是公正的,与严厉的社会态
攻击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攻击行为会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的主要学习与生活场所,校园中的现象如社会排斥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社会排斥是一种消极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联结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其攻击行为。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后大学生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目前没有得到一
<正>甘肃黄土高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高原东起子午岭,西至乌鞘岭,北接景泰长城沿线,南界秦岭.地处温带草原地带,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和草原,其生态环境以农田生态环境为主.1.自然环境:甘肃黄土高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秦岭西段以北,该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年、日变率大,由东南到西北,年平均日较差也有递增现象.例如,天水年均气温10.2C,平凉11.1C,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