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而且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因此适时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而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全球碳排放量的剧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降低碳排放量也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下降的共赢已成为政策研究的重点,而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降低碳排放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系统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就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相关认识,也有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基于以上背景和意义,本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变量,并着重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碳排放量的互动关系,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步骤如下:第一,通过回顾既有研究文献,总结发现研究思路。第二,首先分析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甄别了三个变量在三者构成的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并进一步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互动关系。第三,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含义做了新的界定并使用偏离一份额法对二者进行了分解,并就其联系作了说明。第四,构建相关变量的测度指标,并利用我国1981~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为深刻揭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碳排放量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对其建立VAR模型进行全面分析。第五,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了进一步分解,并分别使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EKC假说进行了验证。 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互为因果,即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短期内对高级化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较小主要是由于动态转移效应作用小,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优势和带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此外,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之间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还从时期差异和区域差异两个角度对EKC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和区域EKC假说成立与否的结论不同,并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