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H-1的VLF人工源信号分析及空间电场扰动特征研究

来源 :防灾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2月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了一颗专用于地震监测的电磁卫星(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CSES),命名为“张衡一号”,简称ZH-1,主要用于开展全球7级以上、中国6级以上震害电磁监测分析与研究。来自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利用ZH-1卫星提取并识别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现象,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张衡一号卫星的载荷情况和NWC地面发射站情况,然后分析了VLF信号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分布特征,最后以那曲地震和印尼南部海域地震为例,从电场功率谱扰动幅度和信噪比两个方面分析了VLF信号在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得到结果如下:(1)VLF信号空间特征:电场三个分量均在NWC发射站和其磁共轭点附近区域上空有较明显的局部对应关系,存在两个强电场明显区域分布在赤道的两侧,且夜侧的功率谱强度明显强于日侧。(2)VLF信号时间变化特征:NWC站及其共轭点处附近上空三个分量上的电场功率谱随运行周期、月、季节变化均具有相似性,夜侧的功率谱值均大于日侧,但是三个分量的功率谱值明显不同。(3)电场功率谱最强点信息统计特征:从经度偏移分析,在NWC站及其共轭点上空,功率谱最强点在经度上的偏移方向不同,且共轭点上空的偏移量大于NWC上空;从纬度偏移分析,在共轭点上空,夜侧功率谱最强点集中在共轭点的南北两侧而日侧主要集中在南侧,NWC站上空最强点集中在站的北侧(靠近赤道),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其共轭点的偏移相对平缓。从功率谱强度最大值分析,NWC站及其共轭点夜侧的功率谱值均大于日侧,在NWC站上空的Eab和Ead两个分量的最强点的功率谱值均大于共轭点处,而Ecd分量小于共轭点处。因此电场三个分量上经、纬向偏移及最大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相似性。(4)地震电离层效应分析:利用两个震例分析了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现象。那曲地震震中位于NWC站共轭点处的西侧,震前和震后均出现扰动幅度的增大,扰动位置集中在震中上空的轨道上,偏向震中的南北两侧,同时也观测到震前信噪比出现下降的趋势。印尼地震震中位于NWC站的西北方向,震前一个月和震后一周出现电场的空间扰动幅度增大现象,且扰动幅度集中在背景场的5~10倍均方差,扰动位置集中在震中附近的轨道,偏向NWC站,震前一个月孕震区出现信噪比下降的特征。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获得ZH-1号卫星采集的电场功率谱数据研究NWC站辐射信号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三个分量的电场功率值谱随运行周期、月和季节变化,并得出三个分量的变化即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这为识别和提取震前、震后电场异常提供了科学依据。(2)统计了电场功率谱最强点的位置和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指出电场三个分量上最强点的经度偏移、纬度偏移、功率谱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形态相似;NWC站上空的最强点在经度、纬度上的偏移以及功率谱最大值较共轭点处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更为明显。(3)同时采用电场功率谱扰动幅度和信噪比两个方法对两个震例进行分析VLF信号在震前一个月和周后一周的变化情况。
其他文献
液压支架护帮板是现代化煤矿作业的重要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煤层片帮、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相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为了进一步推进矿井无人化作业、发展智慧矿井,本文基于煤矿井下监控视频中护帮板的运动特点,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了一套护帮板工作状态智能辅助检测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特征提取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针对煤矿场景视频图像质量较差的情况,对视频图像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均值滤波
学位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曼陀罗叶中东莨菪碱和阿托品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 (4.6×150μm, 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035 mol/L磷酸钠和0.0087 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5%磷酸,0.15%三乙胺)(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6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各10μL,以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测定曼陀
期刊
地震活动尤其是中强震的发生,常给人类的生命和生产活动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在发生破坏性的地震之后,迅速获得建筑物的倒塌信息有助于开展震害评估和灾后救援。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为地震后的应急响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实现快速准确获取震后建筑物倒塌信息,本文利用云南鲁甸地震后的Pléiades卫星影像数据,通过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两种方式下多种分类方法进行震
学位
灰砂砖的使用日渐广泛,然而作者调查了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若干次地震中,灰砂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显著低于粘土砖砌体。鉴于汉源县老县城以多层灰砂砖砌体为主。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其烈度比背景区高出3度。为了解释其烈度异常,本文通过震害对比、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着重探讨灰砂砖砌体和粘土砖砌体的抗剪强度。主要成果如下:1.调查整理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长宁地震、珙县地震等地震中灰砂砖砌体结构与粘土砖砌
学位
地壳形变是地球内部物质的反应,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地壳形变资料可以用来描述活动地块及其边界带的运动与形变特征,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中,水管倾斜仪采用差分测量,基线长,受环境影响小,系统稳定性更好。水管倾斜仪测试方法的研究和测试平台的研制对保证仪器的可靠性、标准化、规范化、量值传递、量值溯源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根据水
学位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是估计场地地震动参数的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场地地震动参数结果,开展不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不同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从台阵测点位置、场地资料、各土层力学参数等方面对SMASS台阵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对已记录到的强震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传统谱比法探究不同深度处土层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最后根据SMASS台阵场地资料建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一维土层模
学位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震后安置灾民的重要场所,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等问题,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停滞不前,进而导致地震以后不足以安置受灾居民。考虑到我国存在大量的人防工程,若在震后能够兼作应急避难场所,不仅能够缓解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地下人防工程的使用效率,从而避免人防资源的闲置。因此,开展人防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和兼作应急避难场所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
学位
加速度检测是地震监测、结构健康监测以及资源勘探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传感器作为地震监测系统的的基础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地震台网对地震的监测效果,对地震监测和预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减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意义重大。但传统电学传感器因易受电磁干扰、布线繁琐,且在长距离传输环境下信号衰减很快,严重制约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FBG以其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传输损耗低的特点,成为光纤加速度传感领域中最具
学位
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桥梁的震后损伤甚至倒塌会严重阻碍交通救援的开展,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会因累积损伤造成破坏,关注长持时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地震损伤破坏无论是对抗震设计还是震后加固修复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重点关注长持时地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损伤破坏机理,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RC桥墩数值模型,通过将模拟结果与他人试验数
学位
学校人员密集,学生逃生避险能力弱,强烈地震易造成群死群伤。多次震害显示,学校建筑尤其是教学楼,易损性明显高于一般民居。探讨学校建筑震害机理,改进其抗震能力,保证师生安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实际震害调查、模型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到了关于学校建筑震害机理的新认识,期望为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提供借鉴。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整理和总结汶川地震以来历次地震中有关学校建筑震害的资料,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学校建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