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适应现实需要而兴起,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国际社区发展模式有着很大不同。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性难题。笔者选择合肥市蜀山区作为考察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与特点的一个个案,同时也是对我国整体城市社区建设进行考察的中观视角。 目前该区已初步建立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在社区服务、文化、卫生、环境及安全等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基于具体的区域优势,该区亦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现有发展机制中,该区面临着政府主导与投入机制不佳之间的矛盾,制约着社区建设的深层发展。该区政府较好的实施了对社区建设的纵向宏观指导作用,但在对社区内外各机构组织的横向协调作用还较不足。现有的社区自治组织呈现较浓的行政色彩,自治要素培养欠缺,社区应有功能的培育与发挥欠佳。在居民层次上普遍存在着社区归属感不强、社区参与度低、社区民主意识薄弱等问题,使得社区自治目标的实现缺乏一定的内部动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蜀山区首先要在深化政府职能改革中实现社区的行政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的协调发展;以发展社区福利为中心,依据区域内科教优势,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重视社区文化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树立社区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发展指标体系,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蜀山区的社区建设对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城市社区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在现实的社会发展处境中,中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应当重点处理好基层党的建设、城市化与现代化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国家宏观指导,社区中观管理与居民微观参与三者的结合、城市规划与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建设、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几方面的关系,以实现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