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不断更新,许多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废旧工业厂房的驻地已经成为城市的黄金地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的加快、宏观经济的调控,导致纺织、机械及重污染企业等相关行业纷纷调整、合并、转产或改建、搬迁。由此留下大量的使用率低、占地面积大的废弃或者闲置的厂房、仓库。过去人们对于废旧厂房大都采取拆重建的方针政策,并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从节能和经济的角度讲,建筑垃圾一方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提高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废旧工业厂房的拆除更多的是对一段历史、一段文化的破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除了对物质生活追求之外,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历史情怀的追溯和怀念,使得废旧工业厂房建筑成为一种“精神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废旧工业厂房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是旧工业厂房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废旧工业厂房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价值因素因素,以及国内外关于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相关实例,分析总结出目前国内外关于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改造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具体的实例和调研对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指导思想、创作理念、改造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目前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存在的问题对厂房自身、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外立面以及节能改造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最后,以大华·1935为例进行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应用研究分析。对以后废旧工业厂房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作用。结果表明,旧工业厂房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工程,需要建立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对建筑保护重要性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把可持续性利用改造同周边环境相结合,从建筑自身以及周边环境对旧厂房进行可持续性利用改造,同时,建立和完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相关政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公众和市场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