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模式的分析研究,建构适应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要求的新校园模式。 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己成为中国的战略国策。 研究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模式,作者发现校园模式都必须适应当时教育理念的要求。由于受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科技、教育理念的影响,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迫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全民渴望增长知识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已发生很大变化:从单纯培养专业人才转向培养跨越式创新思维、博专结合的人才,从传统封闭式教育转向社会化、国际化的开放式教育,从学、研、产相分离转向学、研、产相结合,从学科分离转向综合发展,以及从缺乏生态环保理念到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什么样的校园模式才能适应上述现代教育理念的需求呢?本人认为生态可持续校园模式乃是最佳选择。 据调查,作者发现,阻止校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浪费能源、土地及水资源;破坏绿色环境;使用污染性能源与有害材料;劣技术处理水和垃圾;信息网络发展缓慢;现有校园的非可持续性未得到改造;尤其是相关人员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深层理念等。 为此,作者对本文提出的生态可持续校园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校园规划模式、用地立体化、用能绿色化、用物良性循环化、环境生态园林化、信息网络数字化、管理运行智能化、文化的延续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了详尽论证,该重点问题是:用地,用能,用水及垃圾处理,绿化,信息网络数字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