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聚落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反映民族文化意识以及物质文明发展进程的聚居环境,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演进及其特征,它不仅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法,还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一个与都市生活截然相反的生活空间。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聚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聚落类型,是人类在改造自然,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聚居形式。董志塬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有着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在董志塬上分布着大量的聚居聚落,这些聚落的存在和发展是对传统聚落结构传承和延续。本文基于对当代聚落发展的思考和对传统聚落营造的认识,以董志塬典型地坑聚落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典型地坑聚落的分布规律和营造思想,分析总结出地坑聚落的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中国窑洞、地坑院、传统聚落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出董志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的人居发展历程。其次,通过系统研究、分类分析、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比较研究、总结归纳的方法,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董志塬地域范围内分布的地坑聚落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地域的不同分区块进行分析,区块内不同分布形式的典型地坑聚落分为分散型、聚集型、半聚集型三种;通过实例分析,对这三种类型中典型聚落的分布规律和营造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典型聚落的自然社会环境、聚落的结构、地上部分的空间组织、典型建筑、支撑系统、信仰与聚落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通过这些研究分析总结出地坑聚落的特征。最后,在对传统聚落的特征和营造思想的认识下,对当代聚落的发展进行思考,明确地坑聚落的现代意义,最终树立对传统聚落保护的思想意识。本文主要对董志塬现存地坑聚落稳定阶段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典型聚落分布的地理位置,并对典型聚落中的居住建筑进行测绘,这些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