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土地类型,场地开发使不透水面急剧扩张,再加上城市“以排为主”的雨水排水体质的不健全,导致了由雨水引发的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等多重问题。场地开发要走保护自然水文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雨水管理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它是一种保护性的场地开发方式,它倡导维持或恢复场地的自然水文功能,并采取源头小规模、分散式的控制措施对雨水进行综合管理。LID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反映场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LID、WSUD及BSD设计体系以及LEED-ND、STTES评估体系的研究发现,雨水作为自然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场地景观规划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场地原有的自然水文循环,采用源头控制的理念,将雨水管理与场地景观规划相结合,是今后可持续场地发展的大趋势。综合分析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雨水问题,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从源头场地尺度出发,为场地景观规划设计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全面系统的构建了基于LID的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包括设计标准制定、场地条件分析、场地土地利用规划、场地景观要素设计、雨水系统总体设计等。植物在雨水设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雨水设施中的植物也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的选择与设计是雨水设施能够发挥并能长期维持其功能的关键。概括了不同雨水设施内植物的选择原则与设计要点,并列举了一些我国北方地区雨水措施中的适宜植物种类;以典型的雨水设施——雨水花园为例,对18种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园林景观植物进行了耐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园林植物都具有抵御短期水淹的能力,不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景观规划设计和雨水系统设计的实现过程。公园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景观区域和开放空间,拥有大片的绿化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公园的生态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LID的理念,对我国原《公园设计规范》提出一些修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