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旨在探讨二者在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从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防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应用Sup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45例NSCLC组织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OPN、uPA蛋白表达情况。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水准。用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OPN、uPA蛋白表达与NSCLC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OPN、uPA表达及其他可能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OPN、uPA蛋白表达阳性率在NSCLC组织中分别为71.1%和62.2%,在正常肺组织中分别为6.7%和13.3%,OPN、uPA在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OPN、uPA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等均无相关性(P>0.05)。3.OPN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为54.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87.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在两组间的阳性率分别为45.5%和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中、低分化组织中OPN的阳性率分别为60.0%、73.3%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的表达阳性率在高、中、低分化组织中分别为40.0%、60.0%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NSCLC组织中OPN与uP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21,P<0.05)。6.结合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OPN表达、uPA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较晚的TNM分期、OPN与uPA的单独或联合表达等均提示预后不良。7.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OPN表达和uPA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1.OPN和uPA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低表达,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提高,为NSCLC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2.OPN与uPA蛋白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无相关性;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OPN、uPA蛋白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3.OPN、uPA表达阳性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患者,提示OPN、uPA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4.OPN蛋白与uP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二者联合表达有降低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OPN、uPA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联合检测OPN、uPA蛋白表达对判断NSCL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