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中药周期疗法经期给药与经后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评价中药周期疗法不同时点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初步为临床择时用药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同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09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乳腺增生病首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经后给药组:月经第5-16天,服消癖口服液2号为主;月经第17天至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天,服消癖口服液1号为主,每日3次,每次各1支。经期给药组:月经第1-16天,服消癖口服液2号为主;月经第17天至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天,服消癖口服液1号为主。每日3次,每次各1支。两组病例若患者出现乳房痛有定处,或月经血块多,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粗张,加服消癖口服液4号;乳房肿块硬韧,或伴乳头溢液者加服消癖口服液5号;如伴胁肋部胀痛,口干而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者,加服消癖口服液6号。连续服药3个月,3个月后比较不同给药方案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建立数据库,调试运行无误后,将所收集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包,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数据结果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研究结果经中药周期疗法两种方案治疗后,经期给药组与经后给药组在主要疗效指标:如乳房疼痛、乳房触痛、乳房肿块硬度、肿块大小等以及缓解伴随症状,如乳头瘙痒、乳头溢液、两胁胀满、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3个月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病例乳房疼痛、乳房触痛、乳房肿块硬度、肿块大小以及各伴随症状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每个月药物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以月经生理周期中冲任气血的消长及乳腺的生理特点为理论依据,并结合现代医学中调节月经周期的内分泌学说,探讨中药周期疗法不同时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本研究显示:中药周期疗法经前给药与经后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相近;在辨证基础上的中药周期疗法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止痛、消散乳腺肿块、缓解伴随症状的作用;中药周期疗法经后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发生不良反应相对少,而且可以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周期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