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诉求。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跨跃式提高,同时影响生存安全的环境因素也在增加,社会安全隐患事件激增,不安全现状有进入常态化趋势。但传统的道德教育没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为消解这类新问题,使我国社会沿着有序、自由、安全的方向健康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具有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然性。安全是一种客观和谐的生存状态,它涉及的领域很多,研究主要探讨与个人的衣、食、住、用、行及思想等息息相关的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旨在提升国民整体的道德素养,提高个人的生存质量,进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经济技术的日新月异,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随着食品添加剂过量、药品生产商非法牟利、出行安全事件频发等关乎民生的重大安全问题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缺少实践环节、生存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等问题。个案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看似偶然,多个不安全的偶然性若发生实质性转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众多,其中主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以及家庭教育过度依赖学校教育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发展落后。这些直接关系人们生命安全及利益的问题若不及时、有效解决,会扰乱良好的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质量的需求。生命不会重来,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人的生存安全不是孤立存在,人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获取资源。因而研究从这四个不同层面来阐述我国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我国是法治国家,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健全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体制,遵纪守法是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的底线。社会应重视生存安全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增强企业的道德责任意识,优化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并鼓励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体验生存安全的道德教育情境,做到学有所用。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启蒙和示范者,要着力转变思维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养成安全、健康、绿色和简约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生存安全的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