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富宁县尾洞铜镍矿矿区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过渡带。处于二级构造单元个旧-右江盆岭区中南段,三级构造单元广南-富宁裂陷槽南东段。富宁县尾洞铜镍矿区行政区划隶属富宁县新华镇管辖,面积0.97km2。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区内第二岩浆活动期(印支期)~苏长辉长岩类(“安定型”基性岩)侵入体分布广泛,岩体形态不规则,侵入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及中三叠统百篷组(T2b)地层组成的断裂或褶皱中。含橄辉长苏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相带为矿区主要的铜镍矿化含矿岩石。矿石类型有稀疏浸染状(局部为斑点状、海绵陨铁状)、稀疏-稠密浸染状及脉块状矿石。受区域董堡~那桑圩断裂带的影响,矿区构造发育。矿体主要产于北北西向构造部位,倾向南西。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分别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与我国典型的铜镍矿床进行对比等几个方面,取得如下认识:1、矿体的分布受到构造的控制。矿体赋存于辉绿岩、辉长苏长岩以及含橄辉长苏长岩相中,以含橄辉长苏长岩相中为主,且产出的规模较大。2、根据电子探针对矿石及脉石矿物成分分析可知: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Mg橄榄石中,Mg橄榄石周边局部见少量的拉长石。沿细脉状磁铁矿边缘有Mg橄榄石分布,越靠近磁铁矿Mg含量降低,Fe含量升高。推断Mg发生了迁移,在磁铁矿中发生了富集。3、综合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合及结构构造等的研究,结合电子探针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成分的研究及指示作用,可将矿床形成分成以下成矿期、成矿阶段:早期岩浆熔离—结晶分异阶段-岩浆晚期成矿阶段-矿浆贯入成矿阶段-岩浆期后热液成矿阶段。4、将尾洞矿床与我国典型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喀拉通克、红旗岭)进行对比,仅在矿石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性。通过三者含矿岩石主量元素分析可知:同一岩体具有不同岩相组分的这种特点,说明含矿岩相可能由于有了壳源组分的加入,而破坏了幔源岩浆组分间原有的规律,并且由于外来组分的加入,促进了熔离成矿作用的发生。5、结合野外地质勘查、室内光薄片鉴定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合与我国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对比分析,推断矿床为早期岩浆熔离结晶分异,晚期的热液活动叠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