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世纪泉州石构建筑研究——传播学视野下的区系石建筑发展史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宋元时期, 泉州海上交通贸易极大发展,并跃居中国第一大港;同时,随着海外贸易的逐步 繁荣,大量外商涌入泉州,定居者为数甚众,泉州社会形成“汉夷杂处”、“市井 十洲人”的独特局面,各种海外宗教都在此留下印迹。与此相应,地方经济的繁 荣助推了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而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石材资源的基础上,石建 筑及其营建技艺则应时而起,在11-14世纪间由逐步积累而至极盛,形成中国石 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多元文化特征更为泉州石建筑注入了独树一帜的形式 与风格。宋元石建筑成为泉州最辉煌的历史和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11-14世纪泉州石建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区系石建筑发展序列,这一建筑体 系、风格、技术的形成、演变、衰落的发展过程及其推动机制是本论文关注的重 心。论文中重点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建筑体系发展及其特征演变的深层 机制,即区域地理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影响问题;论文借助年鉴学派“长 时段”理论进行了整体剖析,将石建筑发展还原到其深层历史全景中去。其二为 建筑形式、风格、技术的形成、演变过程,即建筑的传播与交融问题;论文以传 播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深入解析了泉州石建筑技术与风格的传播途径、传播路线、 传播模式、传播特征等系列问题。 11-14世纪泉州社会及石构建筑在整个发展序列中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特质, 论文从石建筑自身发展逻辑出发,将这一发展周期界定为成型期、转型期两个阶 段,并从传播语境的角度解析了两个阶段各自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特征, 以及由此引致的石构建筑的显著变异。两个阶段各自不同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效果 在论文中是着力论述的重点问题之一。 结构与传播是区域建筑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本论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而取 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将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泉州 石构建筑 11-14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传播学 区系建筑
其他文献
随着石林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使石林地区在整个旅游和文化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更加要求其对地区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撒尼民居是其保护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为深圳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深圳城市的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与分化,这是深圳城市低收入阶层生活空间分异产生、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随着城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许多城市都存在。特别是昆明城市面积小,用地非常紧张,场地有限,因此城市立体绿化已成为昆明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随着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深入,城市规划工作者们认识到,仅停留
民居,是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官式建筑不同,传统民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是承载一地历史以及地域文化
高层建筑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有如"双刃剑",它一方面象征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反映出我国城市建设的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突破原有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呈外拓式扩张和蔓延,造成城市边缘或外围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自然山体、水体,包括河道、湿地、风景林地等公共性自然风景
传统戏场是指中国传统的、形式区别于现代剧场及西方剧场的特定的观演场所,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宝贵的遗产却在不断地消逝。因此,研究传统戏场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其内涵已涉及物质形态保护的方方面面,近代历史遗存也逐渐被纳入保护的范畴,但近代历史遗存中“非物质”的动态发展特征,使得传统的静
我国为文明古国,建筑遗产丰富。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周边的历史遗存,处理好“遗存”与“新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建筑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引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