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翻译批评家兼译者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其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一书中为翻译描绘了一个结合特拉维夫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亨利·梅肖尼克(Henri Mesochronic)的翻译诗学理论的独特的批评方案。该方案由六大步骤组成:1.阅读译文、2.阅读原文、3.寻找译者(译者研究)、4.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5.译文的接受研究、6.建设性批评。借鉴贝尔曼所描述的翻译批评法,笔者从翻译批评的新角度研究仲跻昆教授翻译的盖斯《悬诗》,全面解读汉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因素。本论文除绪论,共有3章。笔者专门在第一章中对盖斯以及其《悬诗》进行专题研究。在该章中,更多地去解读促生该经典作品的源语系统,也就是阿拉伯文化,尤其是蒙昧时期(又称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文化,明确盖斯《悬诗》的原创性所在之处,分析其艺术风格、语言特点等。在第二章中,则以译者为中心,通过译者发表的文章以及译序等研究译者,通过译文和原文的对比分析,析出影响译者完成翻译的四大要素:语言双重性、文化因素、潜在读者和审美差距,并适当研究译文与读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者——出版社。论文的最后一章在前章的分析结果基础之上,笔者对复译进行探索。通过对盖斯《悬诗》译文在中国读者(专家读者和大众读者)中的接受研究,总结出仲氏的翻译实践符合自己的翻译目的和翻译主张。并在借鉴仲氏翻译方案的基础上,阐述在现阶段可行的翻译方案——文化上异化,语言上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