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背景住区即为居住区的简称,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住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单一的社区或是住宅,它包括与居住有关的所有条件与要素,具体地讲有住区建筑、住区基础设施、住区环境等等。人类住区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住区的发展与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环境保护、和平与安全的目标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城镇住宅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国家集中控制的住宅供给体制、高度依赖就业单位的分配体制、以及住宅消费上的高福利制度。以低房租和高补贴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福利制,以及这种福利在居民之间的分配不公,是中国传统住宅体制的最大弊端。住宅长期被当作一种社会福利来看待,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了低货币工资、高实物福利和低价基本消费品配给的格局,所以居民支付的房租逐渐降低到微不足道的水平,以至于难以支付住宅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需靠财政拨款和非住宅租金收入来补足。建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政策,住宅投资规模很小;而且一旦压缩投资规模,住宅投资总是首当其冲。这种投资规模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总人口和城镇人口来讲,显然非常不足,以至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一直在4平方米左右徘徊,住房短缺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980年以来,住宅制度改革在中国一直在进行。九五期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998年7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通过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使住房作为消费品直接进入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最终形成以个人产权为主的住房产权结构。1996年起普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这是住房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到<WP=4>2002年底,90%的可出售公有住房已向居民出售,商品住房的供应已占城镇住房供应的85%。个人购房已取代集团购房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住房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供应和分配体系。1996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近50年的住房低租金实物分配制度,在原有旧公房继续向职工出售的同时,稳步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初步建立了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即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根据大多数居民的支付能力和不同需求把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建设重点,并与廉租房一起组成适合国情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  在城市住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城市住宅总体水平不高,住房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住宅建设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比较低,社会保障性住房还未普遍推行,老年人、残疾人等脆弱群体的住房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人口正不断流向城镇。城市不但要继续提高现有居民的住房水平,还要满足新进入城市人口的居住要求。由于大量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机动车数量倍增,交通问题已变成住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基础设施同样面对城市人口增加、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压力。资源短缺是中国住区发展必须面对的又一挑战,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利用不当,更增加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较大。约70%的工业集中在城市,许多工厂与居民区混杂,成为影响城市住区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使居民住区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威胁。 新时期里居民在住房消费观念、居住水平、环境质量、市场运行机制和产业发展模式上,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在城市住区开发上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消费不可能、也不应该走某些发达国家走过“高消费、高物质化、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子,而是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资源节约型的<WP=5>人居模式,尽量少地占用物质资源,尽量少地干扰自然生态,为当代、更为后代留下继续发展的可能。新时期我国住区建设将向何处,采取什么样的道路,政府的政策如何选取,人们的消费观念与居住取向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研究。由此出发,进行中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凸显其必要性。  二、论文内容  住区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涵盖了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高速经济增长以及环境资源的掠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人居难题凸现。本文从住区与住区开发的基本理论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开发所经历的阶段、制度沿革和所取得的成绩,并从住房消费观念、居住水平、住宅形态等方面预测了未来住区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可持续住区的内容及其意义,提出我国住区开发应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电力大数据的标签画像技术,包括总体思路、技术架构、关键实现技术等。利用标签画像技术将电力资产特征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是对电力大数
特长公路隧道因其窄小狭长的建筑结构,使得隧道内污染物长时间聚集难以有效排出,从而影响隧道人员健康安全。隧道火灾虽然不是常发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对隧道人员安全和社会经济,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方面,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会对人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另一方面,火灾产生聚集的高温热量会破坏隧道众多附属机电设施,严重时会破坏壁面衬砌结构,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有效合理的通风排烟方式,不仅可以改善通风
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离不开预测理论的支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反映系统发展规律的定量模型,为分析系统的特征、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本文介绍了预测理论的
河南云台山生长着87种蕨类植物,根据其生长型特征,可将云台山分布的蕨类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地生型、附生型和水生型。并进一步研究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蕨类植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开始推行政府采
从城市公交政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分析了影响出行者选择公交出行的因素,并结合兰州市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公交交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交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党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三农”问题尤为重视。2004年2月8日,中央再次把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防企业以及国防产品采购体制的改革也正轰轰烈烈进行。本文结合作者所在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某研究所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