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具有荧光及磁性能的稀土掺杂Gd2O3纳米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如多模态成像、生物检测、肿瘤治疗、细胞分离等,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功能材料之一。本文采用多元醇法成功合成了掺杂K+/Co2+的Gd2O3:Tb3+纳米颗粒,其中稀土离子Tb3+的含量固定为5mol%,改变掺杂离子浓度0~5mol%,探讨K+/Co2+离子掺杂对Gd2O3:Tb3+纳米颗粒荧光及磁性能的影响机理并确定最佳的离子掺杂浓度。同时,还研究了掺杂最佳浓度K+的Gd2O3:Tb3+纳米颗粒在不同煅烧温度的结构、形貌、及性能等。此外,为了提高Gd2O3:Tb3+材料的磁响应性及磁热转换性能,引入Fe3O4材料,通过沉淀法及多元醇法得到核壳结构的Fe3O4@Gd2O3:Tb3+纳米颗粒,由于裸露颗粒的表面性质不稳定、分散性差、生物相容性低,因此在颗粒的外表面包覆聚硅氧烷Si Ox,并研究该纳米颗粒的荧光、磁性、及磁热转换效率。研究结论如下:(1)掺杂少量K+离子后Gd2O3:Tb3+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形貌、粒径、分散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样品仍然为立方结构,球形,粒径主要分布于7~15nm,分散性较好。随着掺杂K+浓度的增加,Gd2O3:Tb3+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增加,这是因为掺杂的K+会置换Gd3+,破坏激活剂Tb3+周围的局部对称性,且产生大量可作为敏化剂的氧空位。当掺杂3mol%K+时,荧光强度最大,其量子产率为7.21%。此外,3mol%K+离子的掺杂明显提高了Gd2O3:Tb3+纳米颗粒的磁化强度,还有效增强了T1加权MR成像的亮度。(2)将掺杂3mol%K+的Gd2O3:Tb3+纳米颗粒置于600、700、800及900℃煅烧,发现煅烧后样品的形貌、粒径未发生变化,但当煅烧温度由800升到900℃时,Gd2O3由立方结构转变为单斜结构,且颗粒的分散性也下降。在Gd2O3发生晶体结构转变前,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提高,颗粒的表面缺陷减少,导致荧光强度提高。发生相变后,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磁化强度得到提高。(3)随掺杂Co2+浓度的增加,Gd2O3:Tb3+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浓度为4mol%时,量子产率为5.90%,荧光强度最大。掺杂3mol%Co2+的Gd2O3:Tb3+磁化强度最强,原因是掺杂Co2+导致Gd2O3的晶格发生畸变且产生大量氧空位,使Gd3+离子之间的磁性交换作用增强。此外,经过体外MR成像研究发现,3mol%Co2+也提高了MR成像的驰豫率r1,较掺杂前的T1-MR图像,亮度明显增强。(4)Fe3O4@Gd2O3:Tb3+@Si Ox多功能纳米颗粒是以立方相Fe3O4为核,立方相Gd2O3:Tb3+及无定型Si Ox为壳的球形,粒径范围为10~15nm,分散性较好。该样品不仅具有良好的荧光,还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24.040emu/g。此外,该颗粒高的纵向驰豫率r1(6.00 m M-1s-1)及横向驰豫率r2(63.95 m M-1s-1)增强了MRI诊断对比度,可作为阳性T1及阴性T2造影剂。在外加交变磁场的作用下,Fe3O4@Gd2O3:Tb3+@Si Ox能在90s内迅速升温到43℃,达到肿瘤治疗温度,其比吸热速率(229.9W/g)高于Fe3O4(183.92W/g),有利于肿瘤磁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