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的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特点,探索肺癌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为肺癌患者高凝状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587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肺癌患者确诊时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APTT、FIB、TT、D-D、PLT)与其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分型、分期、基础疾病、EGFR及ALK状态)之间关系,及肺癌患者凝血异常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的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当所得结果P<0.05,可认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肺癌患者一般特征与凝血功能之间的关系: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基础病(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脂血症、肺病、肾脏病)、病理类型、NSCLC的TNM分期及ALK基因状态的肺癌患者之间,凝血指标的分布位置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否合并其他肿瘤、SCLC分期、EGFR基因状态与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分布位置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合并感染是肺癌患者的PLT(OR=2.560,95%CI[1.510-4.340],P<0.001)、FIB(OR=1.856,95%CI[1.164-2.959],P=0.009)、D-D(OR=1.969,95%CI[1.241-3.123],P=0.004)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此外,鳞癌是FIB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OR=2.173,95%CI[1.012-4.666],P=0.047),小细胞肺癌是D-D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OR=1.919,95%CI[1.008-3.653],P=0.047);?TNM分期为Ⅲ期、Ⅳ期是NSCLC患者FIB、PLT、D-D水平较高的危险因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肺癌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以PLT、FIB和D-D升高为主。2、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包括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脂血症、肺病、肾脏病)、病理类型、NSCLC的分期及ALK基因状态等的不同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3、合并感染、中晚期的NSCLC是肺癌患者PLT、FIB、D-D发生异常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