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达娃的民族志式书写及现代性反思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2001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西达娃是中国优秀的藏族作家,其作品通过对藏地人文景观的书写,表现出作者对民族心理及精神的探索过程,彰显了作家的民族写作立场,形成了民族志式书写模式。作家通过民族书写的窗口,将视野扩展到了对全人类的关注,在对藏族精神文化进行阐释的同时,引起了对全人类精神文明在现代发展中的反思,具有文学人类学的书写维度和研究价值。
  对民族文化的书写就是一次对民族再发现和再建构的过程。首先,在扎西达娃的创作过程中,他始终聚焦于藏地独特的地理风貌,这使得其文学创作具有了基于田野调查的民族志书写基础,呈现出了明显的民族志式书写特征。其次,对文化的阐释是作家探索民族发展和民族心理历程的重要渠道。藏民族拥有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原始崇拜信仰,前者以藏传佛教为代表,后者以传统苯教和原始神话为载体流传至今,它们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被纳入了作家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模式中,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反思的双重意义;而民俗则与宗教、信仰共同构成了作家对藏族文化进行有效阐释的因子,为构建具有现代性的民族文化精神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再其次,人物是扎西达娃创作的灵魂。在对宗教崇拜者和“反叛者”的对立书写中,作者再一次对民族宗教文化进行了质疑和反思;而那些困囿于历史中的落寞贵族和一个个极具象征性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则是民族心灵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不仅寄托了作者对民族未来的愿景,也表达了对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广泛关注。最后,扎西达娃的的民族志式书写始终立足于民族写作立场和人类立场,通过对民族的自省和认同,作者对现代文明和全球化浪潮裹挟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提出了新的建构“方案”,即以自信的民族姿态应对本土文化表述危机,秉持着求同存异的理念积极融入全球文化建设中,利用普世精神文化为民族发展探索出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片面共犯问题一直以来在中外刑法理论界争论不休,多年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导致司法实践对这一问题认定的混乱。本文通过对片面共犯的历史沿革的考察,以共同犯罪和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对片面共犯的存在及存在依据,片面共犯的成立条件及成立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上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将片面共犯纳入到共同犯罪的范畴之中,最终从司法实践的视野出发,对片面共犯的定罪与量刑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而将片
学位
在我国,税务机关是具有一定行政执法性的行政管理机关,然而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关,税务机关这种特殊的法律地位,决定了它所享有的一定职权。本文通过对税务机关法律地位和税收法律关系的介绍,引出了税收代位权这一重要问题。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税收代位权是指,对于拖欠税款的纳税人到期的债权等财产权利,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向纳税人的债务人追索以抵缴税款。  全文着重对税务机关
切实实现司法公正和有效提高诉讼效率是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刑事司法改革实质上也是对公正和效率这两项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进行协调,以使我国的刑事司法体制尽可能的体现这两项价值的平衡.但是公正和效率并非天然就是协调统一的,若处置不当.二者就会出现相互对立的状态,甚至两项价值目标均无法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在刑事司法体制中纷纷开始大规模适用简易程序.可以说,一个国家简易程序设
家谱是对家族历史的记载,与国史、方志一起,并称中国三大文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家谱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能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大量有效资料。河湟李氏家族在明清时期非常活跃,从朝廷庙堂到地方社会,都留有他们的踪影。其《李氏家谱》记载了李氏家族的方方面面,亦涉及到青海地方文化与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主要以文献学理论、家谱学理论为指导,
学位
文学中乌托邦世界的构建是作家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化创造,是人类对于美好世界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汪曾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划时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坚持书写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充满风景美、人情美的理想世界,传递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情,透露出一种“乌托邦”情结,从而引起了学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入手,以“乌托邦”定义汪曾祺小说中的精神世界和追求,探索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乌托邦”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