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并没有完全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地方政府在开展行政管理与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导致政府面临公共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随着上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绩效管理”理念被正式引入中国,我国各级政府逐步意识到,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是加强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要方面。在此背景下,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区级政府是除乡镇外,与公众距离最近的一级基层政府,处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线,是执行和实施公共政策的重要环节。在区级政府开展绩效管理、提高公共行政效能,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群众的期盼。近年来,我国部分区级政府已经开展了绩效管理的先行先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此项工作才刚刚起步,国外引进的理论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导致不少区级政府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本文在对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文献和地方政府实际实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以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为例,简要阐述了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考核)1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从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四个关键环节具体分析了荷塘区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具体做法,再对取得的三个方面成效和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研究,最后从思想建设、法制建设、体系建设、技术改进和成果运用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区级政府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