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梅毒是因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近年来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趋势,尤其在我国蔓延迅速。许多研究证实,梅毒患者对HIV的易感性明显增高。为了观察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及血清学特征,我们总结了自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性传播诊疗中心成立以来就诊的梅毒患者1125例。另外,部分梅毒患者难以明确病期,尤其是其是否具有传染性,虽然梅毒免疫反应可以清除一二期皮损,但是很难完全清除梅毒螺旋体。为了进一步研究梅毒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我们收集了梅毒患者血清,检测IgM抗体和IL-2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性病中心诊治的1125例梅毒患者,并对其中601例潜伏梅毒及172例血清抵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使用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检测了36例不同分期梅毒患者的血清IgM抗体,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患者血清IL-2水平。
结果:
在1125例梅毒患者中,非婚性接触是主要传染来源;一期梅毒129例,以外生殖器硬下疳为主;二期梅毒357例,以掌跖暗红斑、扁平湿疣为主;107例患者(9.51%)同时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绝大多数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除一期梅毒外,其余各期梅毒血清学检查敏感性均超过96%。
601例潜伏梅毒患者中,早期潜伏梅毒174例,晚期潜伏梅毒170例,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257例。251例(41.76%)因其他性病或疑有性病进行检查时确诊。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RPR阴转率明显低于早期显性梅毒患者(P=0.044)。梅毒血清抵抗在不同初始滴度、疾病分期和治疗药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初始滴度较低的患者血清抵抗发生率较高,其中滴度为1:4的患者抵抗发生率高达50%(13/26);一期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仅为8.7%(2/23),而潜伏梅毒患者血清抵抗发生率高达42.2%(38/90);苄星青霉素治疗后血清抵抗发生率仅为26.4%(42/159),而大环内酯类为76.9%(10/13)。
IgM的出现与RPR滴度及分期具有相关性,在RPR滴度≥1:8的梅毒患者中检出率明显升高,而潜伏梅毒IgM检出率较二期梅毒低。在血清抵抗的梅毒患者中,未发现IgM抗体阳性的病例。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
结论:
潜伏梅毒发病率高,应加强梅毒宣传力度,多渠道筛查以控制梅毒。晚期梅毒发病率低,青霉素仍然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初始滴度较低、潜伏梅毒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梅毒患者较易发生血清抵抗。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检出提示梅毒螺旋体的近期感染或再感染,以及梅毒螺旋体在体内处于活动复制状态,提示传染性高。推测梅毒螺旋体(TP)入侵,可引起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中IL-2水平升高,IL-2水平升高可增强宿主对TP的免疫反应,有利于TP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