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论法的精神》为起点解析孟德斯鸠的中国政治法律观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德斯鸠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就是《论法的精神》,并且孟德斯鸠在这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评论了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抓住了中国政治体制、法律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些基本特征。孟德斯鸠在他的那个时代背景下,通过身边的一些可以得到的材料和所能接触到的了解中国情况的人,并从自己的立场和构建学说理论的需求出发,深入的研究了中国的情况。孟德斯鸠论述中国的政治法律文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鉴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以期得到一些结论来构建他的理论学说。孟德斯鸠关于中国情况的论述,不仅影响了后世西方学者对中国政治法律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对自己政治法律情况的看法。  本文运用了分析实证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悖论分析法对孟德斯鸠的中国政治法律观进行了综合的考察。从孟德斯鸠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条件以及思想潮流出发,综合分析了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政治法律观点。并和当时其他学者的一些中国政治法律观做了比较,以得出孟德斯鸠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文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孟德斯鸠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做一个描述,并研究孟德斯鸠关于中国政治法律的一些材料的来源,以及分析孟德斯鸠论述中国政治法律的原因、目的;第二部分就是讲孟德斯鸠关于中国政治法律的直观的认识和影响孟德斯鸠中国政治法律观的一些因素;第三部分就是把孟德斯鸠的观点和当时其他西方学者的一些观点做一下对比。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权理念深入人心。现代民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就在于对人的尊重和保护,这尤其体现在对人的人格权保护上。自罗马法以来,人格和人格权一直处于一个受重视且不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在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时,必然会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挑战,其中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小农意识一直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
“学校下放”是“文革”时期教育革命的个案,《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党报,从1968年到1976年将近九年的时间专门开辟了一个讨论专栏刊登读者的来信和文章,号召全国革命
提出一类基于并联平台的新型机器人机构.该机器人以三平移并联机器人为主体,在固定平台与动平台之间增加一附加支链RTPTR.与普通的并联机构相比,该机器人以附加支链的旋转轴
选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行直接选举活动而划分的区域。在现代民主国家,选区作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主要是选举权)的基本单位,其划分情况在相当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公民行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