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必须有效治理。本文结合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40000m3·d-1废水处理工程,提出了斜网-混凝沉淀-二段A/O组合工艺,且对其单元设计和运行调试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是可行的,对造纸废水处理具有借鉴意义。1、该工艺具有很好的污染物去除效能。用斜网-混凝沉淀-二段A/O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平均CODCr去除率为97.9%,SS去除率为99.1%,工艺效能稳定可靠,出水各项指标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一级标准。2、该工艺中的斜网处理单元具有很好的纤维回收效能。造纸废水SS高达3500 mg·L-1,其中可回收利用的纤维含量约占50%。该工艺采用斜网处理单元回收部分较长纤维,不仅大大降低了后续混凝沉淀的处理负荷,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所研制的斜网倾角35°,网目数100目,过水表面负荷5~12m3·m-2·h-1,平均CODCr去除率52.8%,平均SS去除率53.7%。回收纤维获益相当于每吨纸节省成本36.8元,占吨纸生产成本的2.5%。3、该工艺中的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具有很好的水质改善效能。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可有效去除造纸废水中不可再生利用的SS。由于大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得以去除,BOD/COD比值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混凝沉淀处理单元的平均进水CODCr、SS分别为1740mg·L-1、1766mg·L-1,平均CODCr、SS去除率分别达53.8%、94.8%,出水SS维持在100mg·L-1以下,有效地避免了悬浮物在调节池内的积累。4、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回流具有很好的以废治废效能。将生化剩余污泥回流到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可充分利用剩余污泥的絮凝性能,降低混凝反应所需药剂用量。在保证初沉池出水SS低于100mg·L-1的前提下,有剩余污泥回流时,PAC投加量约30ppm,PAM投加量约1ppm;而无剩余污泥回流时,PAC投加量为83ppm,PAM投加量为3ppm。相比之下,剩余污泥回流可降低运行费用25%左右。经过初沉池作用,使含水率为99.6%的剩余污泥得到了浓缩,与细小纤维混合初沉污泥含水率降低,脱水性能明显改善。5、该工艺中的二段A/O生化处理单元具有很好的达标潜能。二段A/O生化处理单元可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其CODCr容积负荷率为0.9~2.1kg·m-3·d-1,平均CODCr去除率为89.7%,平均出水CODCr77 mg·L-1。从生物相上看,一段A/O处于高负荷状态,生物相比较单一,而二段A/O处于低负荷状态,生物相比较丰富。通过对O池的运行试验,建立了O池的CODCr降解动力学模型,确定了O池CODCr去除率与分格数n之间的关系,运试结果表明O池分格以3格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