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从20世纪五十年代演变到现在,经历了传统的畜力机具耕作到实现耕整地、播种、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发展历程。基于实地调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不同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比较各类种植模式的优劣,从而为农户选择与优化种植方式以及政府推广体系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综合考虑经济有利性、环境可持续性和技术可行性等三个维度,构建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二级指标和十三个三级指标。在广泛吸纳多名学术和工作背景与本研究内容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对农户生产进行追踪调查,依据不同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数据,建立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集成的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其中通过LCA方法可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环境负荷进行测度,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经济有利性评价结果为: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玉米高光效栽培种植模式>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玉米高光效栽培种植模式>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即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大,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技术可行性评价结果为: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玉米高光效栽培种植模式。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目前的农业生产状况下,在以玉米生产为核心的不同种植模式中,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好,其次是玉米高光效栽培种植模式和传统的均匀垄种植模式,即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结果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玉米高光效栽培种植模式>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玉米宽窄行休闲种植模式在经济、环境和技术三个方面的评价中,都有最优的综合评价结果。即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水平之下,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是最优的玉米种植模式,可兼顾经济、环境和技术三个层面的作用,既保证了农民增产增收,又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