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差别较大,受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影响,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很均衡。受高校学生身心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吃不饱”和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吃不了”现象。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对待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众多学者和研究者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不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生出现的学习差异现象,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阶梯式教学法”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它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技能传授过程中,更加注重学心理发展、个性完善,并注重学生优秀品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阶梯式教学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科学设计,验证了阶梯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效性,并提出以下研究结论:一、阶梯式教学法提高了乒乓球运动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生在同梯次互助学习和异梯次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提高了乒乓球运动技能水平。并将运动技能很好的运用于比赛实践,比赛激烈程度增加,来回球数增多,主动失误减少。二、阶梯式教学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的需求,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三、阶梯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竞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到了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能很好的提高学生乒乓球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并最终将乒乓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健身项目之一。四、阶梯式教学法在创设快乐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平等、自由、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堂氛围。五、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使不同阶梯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责任感、认同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学习和互相学习,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对乒乓球运动进行探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