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高脂高糖乳剂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以柴胡疏肝散进行干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NAFLD胰岛素抵抗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柴胡疏肝散防治NAFLD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方法:取SD大鼠4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0.09g蛋氨酸/kg)、柴胡疏肝散高、中、低剂量组(12.6、6.3、3.15g生药/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ig高脂高糖乳剂建立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连续8周。实验期间,每天记录大鼠的生长状况,每周定期称量并记录大鼠的体重。于第8周末,所有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按剂量1ml/kg)进行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并及时摘取肝脏。肉眼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变化并及时称量湿重,光镜下观察肝细胞病理形态变化并对脂肪变性程度进行分级,测定各组大鼠血脂、肝脂、肝功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谷胱甘肽(T-GSH)、空腹血糖、胰岛素,并计算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RT-PCR法检测肝脏脂联素(Adiponectin)和瘦素(Lept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FFA、FBG、FINS、IRI、AST、ALT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HDL-C、ISI、HOMA-IS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指数及肝脏TC、TG、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SOD活性明显下降,肝脏Adiponectin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Leptin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肝脏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窦消失,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呈肿胀状,出现弥漫性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各剂量组血清TC、TG、FFA、AST、ALT、FBG、FINS、IRI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血清HDL-C、ISI、HOMA-IS水平显著升高(P<0.01),中、高剂量组血清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肝脏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各剂量组肝脏Adiponectin mRNA水平水平显著上调(P<0.01),各剂量组肝脏Leptin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各剂量组肝指数水平、肝脏SOD活性和T-GSH含量只呈一定剂量变化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肝脏病理切片显示柴胡疏肝散可明显减轻NAFLD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水样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症状。结论:本课题以高脂高糖乳剂灌胃八周复制的NAFLD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与现代人类日常饮食所致的NASH代谢改变相似,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是较理想的NASH模型。柴胡疏肝散可有效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血清脂质、FFA、肝脏脂质水平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肝功能,显著上调脂联素的表达和下调瘦素的表达,对NAFLD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1)通过增强外周脂肪酸氧化能力、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降低内源性脂质的生成及提高肝脏脂质的转运来减轻机体脂质的蓄积;(2)通过消除肝脏大量的ROS和自由基来增强肝脏抗氧化应激能力;(3)通过稳定肝细胞膜,修复损害的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来保护肝细胞;(4)通过降低血糖和体内胰岛素水平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来改善胰岛素抵抗;(5)通过上调肝脏脂联素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与细胞膜受体的结合来提高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感性,增强肝内脂肪酸β氧化、降低脂质在肝脏中的蓄积及减少肝脏糖原异生及肝糖输出来改善胰岛素抵抗;(6)通过下调肝脏瘦素的表达来促进肝内脂肪代谢、调节肝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外周脂肪酸氧化能力及抑制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