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漢簡是20世紀初在甘肅河西疏勒河流域漢塞烽隧遺址陸續出土的竹、木簡牘。作爲兩漢烽隧遺址出土的漢簡,爲研究兩漢河西地區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提供了珍貴的材料,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本文以《敦煌漢簡》中的2485枚簡爲語料進行研究。所見名詞共1264個,其中單音節名詞共396個,複音節名詞共868個。又依據詞的意義功能,將名詞分爲專有名詞、普通名詞、時間名詞、方位名詞、處所名詞和稱謂名詞6類。依據詞義所涉及的概念範圍,又將專有名詞分爲人名、地名、國名、官職名、天文地理類名詞和身體器官類名詞等6小類。將普通名詞分爲抽象名詞和具體名詞2大類,具體名詞分爲無生名詞和有生名詞2類。其中有生名詞分爲動物名詞和植物名詞2類,無生名詞分爲軍事類名詞、政治文化類名詞、軍事器用類名詞、民用器用類名詞、飲食類名詞、衣飾類名詞等6類。《敦煌漢簡》中共有單音節專有名詞73個,約佔單音節名詞的18%。其中人名39個,如“吉”“良”等;身體器官類名詞13個,如“脾”“肺”等;天文地理類名詞11個,如“除”“風”等;官職名4個,如“丞”“上”等;國名4個,如“郢”“鄐”等;地名2個,如“北2”“騏”。單音節普通名詞共有245個,約佔單音節名詞的62%。其中抽象名詞有34個,佔普通名詞的14%,如“絜”“齒1”等。具體名詞211個,佔普通名詞的86%。具體名詞中有生名詞共37個,佔普通名詞的15%,包含植物名詞15個,如“葛”“枸”等;動物名詞22個,如“羊”“魚”等。無生名詞174個,佔普通名詞的82%。無生類名詞中軍事器用類詞41個,如“盾”“刀”等。民用器用類詞49個,如“臼”“釜”等。衣飾類詞37個,如“袍”“襦”等。飲食類名詞23個,如“糜”“麥”等。軍事類詞15個,如“表”“煙”等。政治文化類詞9個,如“牒”“檄”等。時間名詞共有37個,主要包含了古代的干支紀年法。方位名詞共有6個,如“東”“西”等。處所類名詞16個,包含一些有具體職能的政府機構和地點處所,如“府”“庫”等。稱謂名詞19個,包含了人的身份、親屬稱謂等,如“婢”“臣”等。《敦煌漢簡》中共有複音節名詞868個,佔所有名詞的69%。專有名詞共467個,佔全部複音節名詞的54%。其中人名261個,如“宋恭”“史步昌”等;地名103個,如“始昌里”“安國里”等;官職名66個,如“長吏”“刺史”等;年號10個,如“本始”“甘露”等;國名13個,如“烏孫”“鄢陵”等;天文地理類名詞10個,如“風氣”“疾風”等;身體器官類名詞4個,如“心臟”“心腹”等。複音節普通名詞共254個,其中抽象名詞33個,具體名詞221個。具體名詞中,有生名詞47個,其中動物名詞15個,如“橐他”“犗牛”等;植物名詞32個,且其中包含了中藥材27個,如“目宿”“當歸”等。無生名詞174個。其中包含軍事類詞42個,如“罷卒”“苣火”等;政治類詞36個,如“捕律”“府記”等;軍事器用類詞35個,如“櫝丸”“有方”等;衣飾類詞22個,如“布袍”“草履”等;飲食類詞15個,如“穬麥”“黍米”等。時間名詞35個,如“日出”“秋分”等。處所名詞18個,如“過所”“傳舍”等。稱謂名詞94個,包含身份、敬稱、謙稱等,如“丈人”“使女”等。《敦煌漢簡》中的書信體系已較爲完整。本文以五封較爲完整的書信作爲主要的研究材料,發現書信中的稱謂名詞佔據私人書信的重要地位,如自稱“賤子”“糞土臣”;尊稱“丈人”“夫人”等;題稱“足下”“坐前”等。本文從書信的格式入手,研究書信的自稱、拜禮、啟事,受信人稱謂、題稱,信首問候,正文,信末問候,禮拜幾個部分。爲了完整且全面的展示《敦煌漢簡》中書信的格式與書信用語,本文將《敦煌漢簡》中與書信相關的所有詞和短語全部呈現出來,如“叩頭”“伏地再拜”“善毋恙”“進酒食”等。本文共篩選出可補充《漢語大詞典》的新名詞33個,如“白粺米”“倉曹”“承弩”等。篩選出可增補義項的詞17個,其中釋義不全的有“不道”“穬麥”等9個;義項缺失的詞有“辜”“絜”等8個。可提前書證的詞有“布袍”“舂碓”等13個。可增補書證的詞11個,其中可補充年代跨度較大的書證有“刀刃”“角弓”等6個,可用以補充孤證的詞有“牒書”“傷寒”等5個。做好釋文工作是詞彙研究的基礎,因此本文依據多位學者的釋文又藉助簡影確認,以添加腳註的形式對《敦煌漢簡》中涉及重要名詞的部分簡文做了校釋與修訂。由於《敦煌漢簡》材料出土於敦煌地區,作爲交通樞紐、軍事陣地,其地理位置與功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名詞的分佈的特殊性。《敦煌漢簡》中詞語數量豐富,存在大量與軍事政治相關的詞彙;存在大量的人名、地名、官職名;存在大量的稱謂名詞;存在大量的名物詞;《敦煌漢簡》中的名詞具有較高的系統性;已經形成了成體系的文書及私信習語,且漢代詞彙複音化現象已較爲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