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身思想首创于孔子,后来的儒家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孔子的这一思想内涵深刻、意蕴宽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整个中华文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维护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有着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今天我们之所以要研究探讨孔子修身思想,就是要继承传统,发扬修身文化,让这一思想继续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本文力图重现孔子修身思想的原貌,全面解读孔子修身思想及其价值。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首先解释了孔子修身的概念及并交待了孔子修身思想产生的渊源。就概念来说主要以孔子个人的视角对“修身”作出解释。对于产生的渊源主要是从孔子修身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这两方面作出分析。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天道观向人道观转变、道德观念的发展、人性论的提出和《六经》的影响这四个方面;时代背景主要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来展开,并论述了这一时代背景对孔子修身思想产生的意义。其次对孔子修身思想整个体系作了的概述,主要从修身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特征四个来论述这一思想。孔子修身思想目的在于塑造理想人格,这一理想人格主要以君子和圣人为代表;其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孝”这六个方面;其方法主要有立志、学思并重、慎言力行、内省内求和杀身成仁这五点;其特征则是以修身的目的、内容、方法角度为出发点,得出了修身思想具有社会性、情感化、自觉能动性这三个特征。再次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孔子修身思想历史价值作出了分析。其积极影响主要是奠定修身文化的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哺育志士仁人和创立修身教育方法这四个方面;其消极影响主要是阻碍生产发展、抑制民主产生和忽视个体价值这三个方面。最后是孔子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主要是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这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