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裴庭裕所撰《东观奏记》是唐后期的一部重要杂史。该书专记唐宣宗朝的政事,共八十九事。其书内容广博,遍涉宣宗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问题。该书修撰之时去宣宗朝已达三四十年之久,兼经黄巢起义,备修实录的起居注与日历已尽数散佚。作者凭借儿时记忆,采集宣宗朝耳闻目睹,撰成三卷。其史料主要来源于作者的"耳闻目睹",宣宗时的某些诏令、奏议、碑记、榜文,臣子行状家传以及当时的小说、杂史、诗赋等,取材严谨,真实可信。这些史料或不见于两《唐书》和《唐大诏令集》,或为两《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史着所采撷,为我们考察晚唐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遗憾的是,而今人们对裴庭裕的了解十分有限。一般都不知道裴庭裕为何人,《东观奏记》为何物。因此,注释研究《东观奏记》的价值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本文共分两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作者裴庭裕及其生平,《东观奏记》的存世版本,并对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作了梳理。其次阐述了《东观奏记》的研究意义和史料价值,最后介绍了该书目前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是对《东观奏记》上、中、下三卷的注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