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氧诱导的新生鼠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氧诱导的新生鼠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 前言 视网膜内血管的迷乱生长是由于缺血引发的正常血管生长环境的崩解而出现的病理形态,而且它也是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学基础。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存在于正常眼组织中天然的、有效的抗血管生长抑制剂。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氧诱导的鼠模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从而提供一种治疗其它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的新方法。 材料方法 新生Wister大白鼠110只。将新生Wister大白鼠于鼠龄7天时同母鼠一起放入氧浓度为(75±2)%的氧箱内饲养5天,每日测量氧浓度3次。于鼠龄12天时将新生鼠放在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5天,于鼠龄17天时将新生鼠处死取标本。 空气对照组:为处于正常空气环境下未加任何处理因素的新生鼠。 空气PEDF组:正常空气环境下生长的,于鼠龄12、14、16天时玻璃体腔内注射PEDF的新生Wister大白鼠。 高氧对照组:为高氧和正常空气环境交替的,未加任何处理因素的高氧组新生鼠。 高氧PBS组:为高氧和正常空气环境交替的,在鼠龄12、14和16天时玻璃体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的新生鼠。 高氧PEDF组:为高氧和正常空气环境交替的,在鼠龄12、14和16天时玻璃体腔内注射PEDF的新生鼠。 每组各10只眼用来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变化观察;每组各10只眼用于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其教学意义重大,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强的学科,学好数学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数学技能解决诸多难题
摘 要: 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学习中都是一个重难点,是教师花费课时较长的部分。英语与母语的显著差别,造成学生难以接受与牢记另一种语言模式,因此语法的学习贯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所学习的语法知识都是相同的,只是随着年龄与认知水平的不断增长,语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发生改变,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语法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语法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法知识,提高
微课的创新应用可以为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支持.本文首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应用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有效性建设的实际需要
摘 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所以要学好英语就要做到“张开嘴”,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增加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互动教学 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的学习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展开的,所以说教学质量就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老师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将来学生要面对的高考,而忽视英语知识的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