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时空针灸飞腾八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时与传统针刺疗法作对比,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对2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PROCPIAN过程进行区组随机安排,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治疗组为时空针灸飞腾八法组,以患者就诊时间所开穴位作为时间穴位,以开穴在飞腾八法系统中的卦位所对应的空间穴位作为第一针刺穴顺序针刺头手八卦和腹腿八卦,以中医辨证配穴作为靶向穴位,将时间穴位、空间穴位和靶向穴位结合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为传统针刺组,以神庭、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内关、三阴交、申脉、照海为主穴,并按证型辨证选取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共计12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结束2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观察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在组内和组间的差异,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统计两组的有效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评价两种方法的安全性。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完成235例病例,其中治疗组118例,对照组117例。(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婚姻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RSS、PSQI、SAS评分经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前后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组间差异:治疗组的SRS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PSQI评分相当,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0%,两组总体疗效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前后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组间差异:治疗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2%。两组总体疗效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治疗结束1月后两组疗效前后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治疗结束1月后两组疗效组间差异:治疗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治疗结束2月后两组疗效前后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治疗结束2月后两组疗效组间差异:治疗组SRSS、PSQI、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两组依从性、安全性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时空针灸飞腾八法与传统针刺均能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但时空针灸飞腾八法在治疗本病的即时疗效和长期疗效方面优于传统针刺,且这种差异至少可持续2个月。两种疗法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