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效率低下等问题和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一种工具,管理层收购是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值得探索的途径之一。但是客观的说,面对管理层收购这一新鲜事物,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制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价格缺乏定价依据,收购资金来源不明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行为上的些许偏差,而彻底颠覆行动的方向,在当前的条件下,我们应该辨证的、一分为二地看待管理层收购,既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否定它的积极意义。当务之急是制定、出台明确的系统的管理层收购运行规则,并针对管理层收购的操作,出台更为具体的细则,对收购主体的资格、资金来源的合法渠道、收购价格的形成机制、管理层的市场选择机制等管理层收购的关键环节给予明确规定;如果能够做到按照相关的法规政策规范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一些非规范行为的。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系统梳理并研究了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宏观、微观意义,并根据中国管理层收购操作的几种模式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对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海外管理层收购的分析、总结,借鉴海外管理层收购的经验,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规范有所帮助。本文把重点放在对国内管理层收购的规范策略上,提出了在法律法规、实施主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方面的规范策略,力求为管理层收购顺利、规范的开展指出努力的方向。 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理性、宽容的心态,认真探讨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偏差、错误,在探索中完善,在发展中规范,管理层收购就能够在我国企业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