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L2椎体水平的前路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和术后恢复质量。方法:选择63例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Ⅱ级、诊断为肾肿瘤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31)、QLB组(Q组,n=32)。Q组在麻醉诱导前行患侧L2椎体水平的前路QLB,注射0.5%罗哌卡因25~30m L,30~40min后进行疼痛感觉阻滞平面测定;C组未进行神经阻滞。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以及有创血压。全身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2~3mg、丙泊酚1~1.5mg/kg和舒芬太尼0.5μg/kg静脉缓慢推注后,待患者BIS值低于50后,静脉缓慢注射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5mg/kg,随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3~4mg/kg/h、瑞芬太尼0.15μg/kg/min、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mg/kg/h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BIS值、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urgical Pleth Index,SPI)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调整麻醉用药,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10μg以加强镇痛,术中维持血压值在基础血压值±20%,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于35~45mm Hg,BIS值于40~60,SPI指数于20~50。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和托烷司琼5mg。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PCIA泵的配置药物为舒芬太尼200μg和托烷司琼10mg,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00m L。参数设置:无背景剂量,锁定时间15min,PCIA量每次2m L,最大剂量8m L/h。记录围术期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切皮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静息和动态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和补救镇痛的发生率、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和麻醉满意度等。结果:共59例患者纳入研究(C组n=29,Q组n=30)。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Q组围术期舒芬太尼总消耗量、术中、术后0~6h、6~12h及12~24h的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24~48h舒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Q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疼痛感觉阻滞平面在T9~L1之间。C组切皮前后血压及心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组切皮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Q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动态NR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PONV的发生率、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麻醉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L2椎体水平行前路QLB复合全身麻醉可以减少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舒芬太尼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但是未见明显改善术后恢复质量和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小菌落变异(Small colony variant,SCV)骨内定植在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PJI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PJI的诊断采用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u
目的: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Injury,TTI)中尺骨冠状突骨折高度进行测量,使用现有常用的3种冠突骨折分型系统评估TTI中的尺骨冠状突骨折类型,比较3种尺骨冠突骨折分型的临床应用和信度,探讨TTI中冠状突骨折特点及其与TTI损伤机制和手术方案的联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3例典型TTI患者的C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首次行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术后并发PEP(Post-ERCP Pancreatitis,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旨在高效评估PEP的发病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风险参考,优化临床决策,降低PEP的发生率。[研究方法]回顾2015年09月01日至20
目的:观察与探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heart transplantation,HT)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术前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对术后中远期效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总结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中心完成的89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排除二次心脏移植1例、同期合并其他器官移植1例及失随访7例,筛选80例患者,术前第一诊断均为终末期心力衰竭
目的血液资源的紧缺严重影响部分潜在出血疾病的诊疗,比如动脉瘤夹闭术。ANH在动脉瘤夹闭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未见报道。本项目旨在研究ANH的临床应用,为临床高效用血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我院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aSAHH患者62例,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Hunt-Hess分级0-Ⅱ级,其中ANH组20例,非ANH组42例。A
目的观察Ⅰ、Ⅱ度内痔患者在使用局部药物治疗后1个月的勃起功能及射精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在2020年05月至2021年02月间,对因Ⅰ、Ⅱ度内痔就诊我院的112名患者,分别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ⅡEF-5)和早泄诊断工具(PEDT)评分表,评估Ⅰ、Ⅱ度内痔对患者勃起功能和射精控制功能的影响;在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ⅡEF-5和PEDT评分表,评估在使用局部药物治疗后患者勃起功能及
目的:对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从2015年01月-2020年10月收住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患者217例,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
研究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POAF)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建立OPCAB-POAF动态列线图模型,为POAF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研究内容:收集择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ff-p
目的:(1)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ACDF手术的术前临床症状、术后疗效、神经功能学评分改善是否有影响;(2)探究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是否需要常规行颈动脉彩超。材料及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01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并在我院接受ACDF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接受ACDF的患者术前均有予以颈动脉血管彩超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3例RA患者的病例资料(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骨密度(BMD)与全身成分测定结果、优势手握力、激素和生物制剂应用情况等),以及同期123名健康体检者的BMD与全身成分测定结果、优势手握力,并留取受试者血清行肌抑素(MSTN)测定,比较RA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之间身体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