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别山是一个陆—陆碰撞型造山带,发育了与俯冲和折返过程相关的不同构造岩石单位,其中包括三个含榴辉岩的岩石单位即通常所说的北大别、中大别和南大别。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前大已经对大别造山带中的超高压榴辉岩及相关岩石做了大量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大地构造学等方而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突破,如柯石英和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证据的发现、超高压变质时代的确定、造山带构造格架的建立和不同构造岩石单位的划分以及大陆俯冲与折返过程的确定等。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南大别和中大别,而对于北大别,研究则相对薄弱。而且,以前研究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石,主要为上地壳及长英质下地壳岩石俯冲变质成因。近年来,在北大别西南部“罗田穹窿’中发现了镁铁质下地壳俯冲变质成因的榴辉岩,这为研究北大别、中大别和南大别俯冲和差异折返过程、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在俯冲与折返过程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以及探讨陆壳物质的再循环提供了重要对象和可能性。因此,本文对北大别罗田地区榴辉岩及其退变质形成的含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等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证明它们经历了三叠纪深俯冲,对它们的俯冲和折返过程给予了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制约,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源区性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以及冷却史。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变质岩石学研究表明,罗田榴辉岩经历了超高压榴辉岩相、高压榴辉岩相、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等多阶段变质演化过程。类似于北大别北部,罗田榴辉岩广泛发育后成合晶或冠状体和针状矿物出溶体等多期减压退变质结构。首次在北大别榴辉岩中发现柯石英等超高压变质新证据,结合单斜辉石中石英+斜长石+角闪石或石英+紫苏辉石等和石榴子石中单斜辉石+金红石+磷灰石±角闪石等针状矿物出溶体以及富Na石榴子石等的发现,证明研究区榴辉岩经过了5~7GPa的超高压变质作用。鉴于北大别北部榴辉岩及片麻岩中已发现的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证据,由此证明北大别整体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是,不同于中大别和南大别,北大别经历了从超高压榴辉岩相、高压榴辉岩相到麻粒岩相叠加等多阶段高温变质过程,并且在折返初期经历了一个快速折返和缓慢冷却的过程。这些成果为大别山三个含榴辉岩的超高压岩片差异折返过程的限定提供了新的岩石学证据。2.通过锆石SHRIMP U-Pb定年以及锆石中矿物包体和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首次准确限定了北大别超高压和高压榴辉岩相变质时代分别为226±2和214±2Ma以及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为207±±4Ma。此外,研究区榴辉岩还有235±3-243±15Ma、194±8-199±2Ma和176±2—188±2Ma等多期变质锆石年龄记录,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了前进变质以及两期角闪岩相退变质时代。尽管大别山三个含榴辉岩的超高压岩片具有相似的峰期变质时代,但是它们却具有不同的变质P-T-t轨迹和折返历史以及峰期变质后不同的年代学记录;进一步证明了三叠纪华南俯冲陆壳在俯冲到地幔深度和折返的过程中,陆壳内部曾发生过多层次地壳拆离、解耦并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岩片;提出了北大别俯冲和多阶段折返过程的年代学证据。3.罗田榴辉岩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原岩为来自于镁铁质下地壳岩石,主要是辉长岩,以及少量的玄武岩。罗田榴辉岩表现为低的Pb同位素特征,其206Pb/204Pbi、207Pb/204Pbi和208Pb/204Pbi组成分别为15.217—17.522,15.077-15.540和35.219-38.082,并具有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中目前最低的Pb同位素组成。它们的岩浆来源锆石的εHt(790Ma)值却变化很大,为-9.5—+7.9,并且一个榴辉岩样品的全岩εNd(790Ma)为+1.7,这表明它们的原岩来源于按不同比例混合的地壳物质和幔源岩浆而形成的,并分别表现出壳源和亏损幔源性质。结合罗田榴辉岩中发现有2.15Ga古老地壳的残留锆石,证明它们的原岩是由新元古代幔源岩浆侵位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混染了古老地壳物质而形成的。4.不同的榴辉岩样品,表现出明显的从富集到强烈亏损的轻稀土元素和有关亲石元素变化特点。如,一些样品显示出LILE相对于LREE富集或亏损的特征,还有一些样品则表现为LILE和LREE都强烈亏损,这些表明榴辉岩中元素的活动性不仅受到了流体活动的影响,也受到了部分熔融的改造,这可能与折返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变质过程或特点有关。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的流体活动,既有从围岩片麻岩中来的外部流体,也有从榴辉岩自身释放的内部流体,它们分别造成了榴辉岩中的大离了亲石元素相对于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和显著亏损的表现。折返初期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的减压熔融作用,造成了部分榴辉岩中LREE和LILE不同程度的亏损。此外,由206±9Ma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限定了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发生部分熔融的时间。因此,本研究首次获得了罗田榴辉岩在折返期间发生减压熔融的时代和地球化学证据。5.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十全岩给山了199±2Ma和1744±1-173±7Ma的Sm-Nd等时线年龄,结合矿物中Sm-Nd同位素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封闭温度,它们可能记录了榴辉岩折返到不同地壳深度的时代,限定了罗田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的冷却速率;而角闪石Ar-Ar定年和金红石U-Pb定年则给出了较为一致的121.8±1.1—135.1±11.7Ma白垩纪年龄,表明研究区榴辉岩受到了燕山期热事件的强烈影响。结合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大致勾绘出罗田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的冷却曲线,表明罗田榴辉岩在折返早期经历了一个近等温减压阶段,然后是快速降温、缓慢抬升的过程,而后又是缓慢减温、减压的阶段,在早白垩纪可能因大别山造山带的去根作用而受到了燕山期热事件的影响并进一步抬升至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