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具有结构主义思想的电影理论为研究视点,对俄国形式主义电影诗学、形成期的苏联蒙太奇理论、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后结构主义电影理论等作了系统地梳理与阐释。依据结构主义思潮的萌芽、兴起与发展、转向三个方面将论文分为结构主义之前、结构主义时期以及后结构主义时期三个部分。论文认为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由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化倾向引起的,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精细分解之后,分析不同因子之间的组合特性,并再组织出新的对象。具有结构主义思想的电影理论也是通过分解电影文本,分析离散之后的素材,以达到再组织或文本解读、批判的目的。例如,蒙太奇的基本思路即是分切镜头之后分析镜头之间的组合原则,以实现电影表意的最佳化。论文尝试从20世纪西方文艺美学的大语境中考察电影理论的演进规律,特别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互动中探寻结构主义思想影响下的电影理论的特质,并首次将形式主义诗学电影理论及苏联蒙太奇学派纳入大结构主义的范畴,如此,不论对蒙太奇还是对电影符号学等电影理论都是一次重新思考和定位。从大结构主义角度研究电影理论能够动摇早期、经典和现代电影理论的传统分野,深化电影理论研究。经典和现代之间不再存在所谓的理论“断裂”,电影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电影诗学和苏联蒙太奇阶段就已经进入现代。于是,电影理论便不再滞后于西方现代美学,而与之保持着同步的互动关系。经由结构主义思想的洗礼,电影理论从最开始单向地接受西方美学的喂养,到1960年代已经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乃至到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时期很多新的美学理论都是从电影开始或围绕着电影生发的,如女性主义。结构主义思想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使电影理论逐渐从美学理论的边缘向中心滑动,实现了对文艺美学理论的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