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历史建筑的珍视和保护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然而,在当代国内的城市中,尤其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却不断地被蚕食。为了保护城市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必须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的范围不但包括列入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珍宝型的历史文物古迹,而且包括大量一般性的历史建筑。大量一般性的历史建筑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建筑风貌,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讨论的是这部分历史建筑能否保护、怎样保护。这些建筑无法保护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的原因:我国具有破旧立新的传统观念;当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求大求新的观念;历史街区的居民有拆旧房的主观愿望。 2、政策的原因:历史建筑保护领域法规的不完善;历史原因造成老城街区产权不明。 3、经济的原因: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机会成本。 4、使用功能的原因:历史建筑的现状已不适应城市中心区多样化、高密度的使用功能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关于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能否保护的几条思路: 1、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2、转移城市中心区,缓解老城区面临的使用压力,从而降低历史建筑保护的机会成本。 3、明晰历史建筑的产权。 4、建立和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将城市中心区大量一般性历史建筑纳入保护范围。 5、推行积极性保护思路,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在设计领域中,关于历史建筑怎样保护,有以下两点思路: 1、修旧如旧。历史建筑旧有部分的修缮原则。 2、并置。历史建筑上新增部分的设计原则。 文章最后提供了一个大连的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实例——辽宁省外经贸委办公楼保护与改造,说明以上思路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