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张湛玄学思想探微——以《列子》与《列子注》比较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东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张湛,他的多部著作已经散佚,仅剩《列子注》可考。由于《列子注》属于注解类文献,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思想之异同将《列子》与《列子注》严格区分,以突出张湛的个人思想。 《列子》伪书的性质已被学界接受,有学者将其归为颓废派的赝作。本文从《列子》思想分析入手,认为《列子》虽然崇尚基本欲求的最大满足却同时拥有颓废派不可能提倡的深切的社会关怀。突出个体存在对社会群体的作用,这是《列子》与颓废派的重要区别。 张湛的《列子注》与《列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本体论上,《列子》主张“以无为本”,本体“无”是自生的结果,而“有”是由“无”生成;张湛则认为万物以“至虚”为宗,本体不生成万物,只是“有”生成的依据,“有”是自生独化的结果。人生观方面,《列子》主张“乐生”,其生存实践包含具体的内容,即“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欲求的满足,也包含生存实践的原则,那就是不追求“无厌之性”。张湛则和《列子》一样肯定了现实的基本欲求存在合理性,但他又主张通过去除心中各种欲念,运神通达“至虚”的精神自足自适境界。在政治观方面,《列子》否认儒家学说存在的必要性,相反,张湛以理性的眼光看到儒学在社会整治方面具有治愈的功效,但仍主张社会安定以后应放弃对儒学的执著,无为而治。 《列子注》是张湛个人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玄学发展以及时代的产物。张湛本体理论的建构继承了王弼的“无”本体论以及郭象“独化论”的思想,但是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不大,其思想的真正意义表现在他的人生观上。张湛借鉴佛教的理论建构模式,在现实世界之上为人们创建了一个“至虚”的人生归宿。在张湛那里“至虚”既是本体又是人生境界。张湛的理论是东晋玄学对时代课题的应对,反映了玄学视阈由本体建构转向了人生观方面。 总的说来,《列子注》的理论成果不大,但是其在思想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作用,它象征着玄学的没落以及预示着佛学的独立与兴盛。
其他文献
本文以企业雇员福利为研究对象,对雇员福利的定义、产生原因、发展阶段、特点内容、组织实施以及作用和意义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企业雇员福利的现状,从伦理和经济相
本文对人工智能和虚拟社会进行了哲学研究。文章认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给人类和社会的变化是深刻的,对人工智能进行哲学思考,能更好指导人类实践,使人工智能为人类、为社会创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课题以来,哲学界、经济界、政治界等都从多种角度对这一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
观念理论是斯宾诺莎认识论的基石,在其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是斯宾诺莎观念理论的来源。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主张,观念在认识论上的两种涵义是
社区伦理特指社区成员在社区生活中形成的,为了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用来调节社区内部及社区外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现代社区的
学位
众所周知,自17世纪,霍布斯开创了现代政治学以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的对峙就成为西方政治学思想发展的主流脉络。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两大流派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