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期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绪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提升幼儿社会交往水平、减少幼儿的危险性行为,但对幼儿的消极情绪应对不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并且极有可能衍生出其他行为“失范”问题。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在应对幼儿消极情绪时所使用的策略直接影响幼儿良好情绪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从武汉市A园中随机选取一个大、中、小班为观察班级,并将每个班级中的两位教师(除保育员外)及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幼儿的消极情绪及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应对幼儿消极情绪的策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教师应对幼儿消极情绪策略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果如下:幼儿消极情绪主要是生气、伤心、焦虑、害怕4种。其中,生气和伤心情绪出现次数最多。引起幼儿消极情绪的诱因可分为三类: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和自身因素,教师因素是引起幼儿消极情绪的最主要原因。教师应对幼儿4种消极情绪时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幽默感、同理心接纳、主持正义、教授策略、批评否定、命令或限制、给予调整时间、达成协议等共19种。进一步归纳总结,按策略的实施方式可分为:身教示范策略、接纳安慰与鼓励表达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注意力转移策略、解释说明策略、冷处理策略、忽视策略、情绪规范策略8种。按策略的出发点可分为:情感性策略、规范性策略、平衡性策略3类。教师应对幼儿消极情绪的策略具有以下特点:策略选择的出发点主要集中于规范性策略;策略使用的数量以忽视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为主;策略使用时方法较多但灵活性不够;策略使用的效果以安慰与鼓励表达策略最好。教师应对幼儿消极情绪时主要存在四个问题:滥用忽视策略,缺乏情绪教育意识;压抑控制幼儿情绪,忽视幼儿情绪体验;缺乏对自身情绪的认识,身教示范作用弱;应对策略选择单一,灵活性不强。教师的情绪意识(对自身情绪的察觉和对幼儿情绪的察觉)、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幼儿的气质类型、幼儿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及诱因、幼儿活动类型等因素是影响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消极情绪策略选择及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究者提出:重视幼儿情绪教育价值、理解并接纳包容幼儿的消极情绪、增强教师情绪元认知能力及灵活选择应对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幼儿园教师正确应对幼儿消极情绪的能力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