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Laccase)是一种结合有三个铜离子的蓝色多铜氧化酶,可以从各种有机底物上催化转移4个自由电子使氧气还原为水。漆酶主要催化一个通过电子转移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棉铃虫是一种夜蛾科昆虫,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在世界各棉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棉花、玉米、高粱等多种农作物。漆酶在棉铃虫表皮形成和鞣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做为新型害虫抑制剂的靶标酶,而且漆酶在工业上极具应用价值。因此,棉铃虫的漆酶基因成为研究棉铃虫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克隆出棉铃虫漆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棉铃虫cDNA为模板,设计特定引物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UCm-T载体,成功地克隆出了棉铃虫漆酶基因。测得cDNA序列长为2280bp,含有完整的开放式阅读框。去除信号肽编序列码后的实际克隆序列长为2211bp,编码737个氨基酸。(2)通过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棉铃虫漆酶基因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漆酶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同时对漆酶的蛋白质结构做出分析。棉铃虫漆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22%,β折叠占22.93%,圈环和其它随机结构占75.85%。(3)本实验验证了一个基因定向克隆的使用方法。通过XcmⅠ对pET17ba进行酶切,得到线性化的定向克隆载体,该载体两个末端的3’端分别突出一个C和一个T碱基。测试分析表明,可保证PCR产物直接定向克隆于表达载体。通过该方法将前面克隆得到的laccase基因产物进行连接,转化,成功构建漆酶的原核表达载体。所提出的新定向克隆方法,提高了重组载体的构建的工作效率,可降低实验成本。测序分析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构建的Laccase基因载体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