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曾给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过巨大的震撼,己经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记忆并在留下深刻烙印。2005年是萨特诞辰100周年,逝世25周年之际,笔者以此为契机,对萨特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笔者认为萨特对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从萨特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萨特存在主义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学,以及萨特存在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学方面加以阐述。这三个阶段既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又都有前后承接的相互联系,使萨特的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独具特色。20世纪前半期,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可以看作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人们把它作是诸多西方新思想的一种来接受,并试图以这种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加以探寻,影响了如鲁迅、冯至、钱钟书、张爱玲、戴望舒、罗大冈等著名文人的创作活动。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萨特研究在中国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岁月。一方面,祖国大陆迎来了萨特之行,但由于中国左翼文学的强大力量,社会条件与历史境遇的变化,理论界开始表现得偏激和武断,采取了全面排斥的偏颇态度。另一方面,同时期的宝岛台湾则迎来了存在主义(又称实存主义)在学术文化界的热潮。由于两岸的人为隔绝,宝岛的青年一代完全没有前一代的文学遗产,日常接触的都是西方文学,并且是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发生兴趣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加之前述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原因,他们十分热衷于对人生的基本存在意义进行哲理性的探讨,这使许多作品打上了存在主义的烙印,如王尚义、白先勇、七等生、施叔青等。萨特的存在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70年代末,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理论界和思想界对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正面反思与批判,思想界和文艺界对萨特的热情也开始迅速升温,达到了空前的狂热。90年代,萨特存在主义在青年中的降温与并向学者型研究的转变。从新世纪伊始到现在,又有很多新的关于萨特研究的成果问世,当年反思的一代,已成熟的思想来进行学术上的深入研究,而年轻的萨特研究学者也正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