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在豫北地区食管癌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范围遍及全国10余个省、自治区,食管癌在病理学上可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食管腺癌,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90%)。到目前为止,食管癌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食管鳞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酒、喜食腌菜、家族遗传、常进热烫饮食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尽管生活的环境因素相似,但却只有一部分人患病,特别是食管癌患者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进一步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食管癌高发区饮用水、生活环境的改变、防癌知识的普及、高发区居民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食管癌的发病较前有所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太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进步,更多的遗传易感基因被科学家们不断发现,遗传因素在食管癌中的作用机制被诠释。随着环境致癌因素的不断纠正,遗传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目的分析比较豫北地区食管癌病人在家族遗传方面的差异,证明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作用程度,为食管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集的400例食管癌病例,比较豫北地区与全国其他食管癌高发区在遗传度方面的差异,以及豫北地区有食管癌家族史的病人与无家族史的病人发病年龄、病理分期、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豫北地区有食管癌家族遗传史的病人(观察组)较无家族遗传史的病人(对照组),在发病年龄方面(χ~2=27.502,P=0.000)、病理分期方面(χ~2=88.103,P=0.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预后方面(χ~2=0.201,P=0.654),无统计学意义;豫北地区与其他食管癌高发区遗传度方面(χ~2=34.036,P=0.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豫北地区有食管癌家族遗传史的病人较无家族遗传史的病人,发病年龄整体偏早、病理分期偏晚。结论豫北地区有食管癌家族遗传史的病人较无家族遗传史的病人,发病年龄整体偏早、病理分期偏晚,重点监测有食管癌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通过加强监测、提前干预、尽早行粘膜下切除治疗,这样能够减少食管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成体干细胞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虽然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MSCs高度特异的表面标
背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一个子集,是医院内危重病人感染的常见原因,也是机械通气(me
本文旨在研究肝硬化患者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通过分析它与临床指标、生化指标、营养学指标及食欲的关系,探讨它在肝硬化患者代谢、内分泌方面的作用及对门脉高压时高动力循环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智力结构、智力因子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差异,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
本研究应用DNA重组技术将blaTEM-116基因克隆入pET28a质粒和pET26b质粒表达,将blaTEM-116删除信号肽序列(blaMTEM-116)克隆入pET28a质粒表达,从天然高产酶菌中获取ESBLs基因,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