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英语教育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国家外语政策出现了相应的摇摆现象。没有一门学科像它这样痛苦挣扎,文革十年,英语教育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作为教育的载体——课本,它又承载了什么样的学科使命呢?“如今,翻天覆地的变革虽已过去,遗存的教科书却述说着不可抹灭的意义。”本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革时期英语教科书进行分析,紧紧抓住时代的影响这条主线,分析时代是如何影响到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组织及其出版特征等等。最后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来评价与反思文革时期英语教科书,为当今英语教科书的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概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对已有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而后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总结了本研究的历史价值及其学科意义等。第二部分:文革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历程的梳理。根据文革十年经历的几个时期,将英语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三部分:文革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知识海洋的不断扩大与课程容纳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选择。本章从题材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分析文革时期英语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特点。第四部分:文革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出版特征。教科书的出版特征即教科书的物理属性,它包括教科书的版面设计、图文搭配、文字组织、纸张品质,字体大小,色彩视觉和坚固程度等方面。本章以教科书文本为依托,从封面设计、插图设计及其他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英语教科书的出版特征。第五部分: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评价与反思。依据第三、四部分的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文革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特点,由此启示新时期的英语教育必须正确认识英语学科的价值,遵循英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教科书内容构成应当全面,以及加强编写人员的素养和建立完善的教科书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