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三大战略规划(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实施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河南社会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肩负着提高现有和未来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任。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作为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与否对于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及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近十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作为选题,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近十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梳理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能够为河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南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国内特别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以近十年河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现状描述、跟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分析、考查其与河南产业结构、人口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等方式来分析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合理性问题。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大致呈现出以下状况:从招生规模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各学科的招生规模均有显著增长(除哲学外);截止2010年,工学、医学、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的招生规模所占比例相比2002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其他学科尽管招生的绝对数在提高,但其在总体招生规模中所占比例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各学科专业设置数及专业布点数的情况来看,截止2012年,全省本科教育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的318个专业,占目录专业的59%,布点数达到1890个;专科教育覆盖了19个学科大类的398个专业,布点数达到2010个。相比于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通过对比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基本合理,各学科大类招生状况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第三产业与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大类的关系基本协调;但农学类学科教育规模、理学工学类学科教育规模与其对应产业结构间存在一定不合理性,提醒我们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造成目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底子薄,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专业设置权集中;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有限;专业设置不够理性和审慎。最后,针对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包括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优势专业保护、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等在内的四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