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及死亡率。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入选对象为1992年1月至2015年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患者19例,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在15-71岁,平均年龄在37.74±17.05。搜集1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起病方式、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栓形成部位、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疗效、短期预后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本组19例CVT患者发病年龄在15-71岁之间,其中21-40岁患病率最高,为52.6%;男性7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1:1.7。2、本组中有16例(84.2%)的患者可找到明确危险因素,其中感染性因素8例(42.1%),包括上呼吸道感染5例(26.3%)、肺炎1例(5.3%)、鼻窦炎1例(5.3%)、化脓性脑膜1例(5.3%);而非感染性因素有13例(68.4%),包括贫血5例(26.3%)、外伤2例(10.6%)、腹泻1例(5.3%)、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例(5.3%)、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5.3%)、结缔组织病1例(5.3%)、口服避孕药1例(5.3%)、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5.3%)、恶性肿瘤1例(5.3%)等。其中5例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因素,分别为结缔组织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缺铁性贫血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内感染1例,腹泻合并缺铁性贫血1例,口服避孕药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例。剩余3例(15.8%)为病因不明。3、本组急性及亚急性起病的患者为17例(90.4%),临床表现为头痛15例(78.9%)、恶心呕吐10例(52.6%)、症状性癫痫8例(42.1%)、肢体瘫痪8例(42.1%)、意识障碍7例(36.8%)、颈强3例(15.8%)、感觉障碍3例(15.8%)、言语不清3例(15.8%)、眼球运动障碍3例(15.8%)、复视2例(10.5%)、精神症状1例(5.3%)等。4、6例(31.6%)的患者颅脑CT检查能直接显示静脉窦高密度征,3例(17.6%)的患者MRI检查能直接显示静脉窦异常信号。CT及MRI的间接改变包括脑组织肿胀7例(36.8%),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26.3%),新发缺血5例(26.3%),出血性梗死4例(21.1%)等。5、本组血栓受累部位依次为横窦12例(63.2%)、上矢状窦8例(42.1%)、乙状窦6例(31.6%)、下矢状窦4例(21.1%)、直窦4例(21.1%)、海绵窦3例(15.8%)、颈内静脉2例(10.5%)、大脑大静脉1例(5.3%)。其中16例(84.2%)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3例(15.8%)累及单个静脉窦。结论:1、CVT患者男女比例有明显差异,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青年为主。病因复杂多样,以非感染、贫血最常见。2、临床表现因发病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复杂多变,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为主,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性癫痫、肢体瘫痪、意识障碍、颈强、感觉障碍、言语不清、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及精神症状。3、本病血栓受累部位以横窦最常见,其次为上矢状窦。绝大多数病例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CT或MRI检查表现有异常信号,其中以脑水肿常见。4、MRI及MRV检查是诊断CVT的首选检查方法,DSA是诊断CVT的金标准。5、抗凝治疗是CVT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临床症状重或者抗凝治疗无效者可以加用溶栓治疗。
其他文献
新课改后,各个学科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也都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由过去课堂的主导者向现在的学生引导者转变.尤其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地图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提高学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数学意识增强,并显着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务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在当今的教学环境中,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并不少见,由于它具有灵活教学的内在优势,它已在当今教育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尝试.在小学数学义务课中,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10(CAPN-10)基因Indel-19与高血压、体重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20名健康人,30名有高血压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