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人们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以社区、家庭、朋友为存在空间的“熟人共同体”逐步被以学习、职业岗位、网络为主导的“陌生人社会”所替代。而失去了亲缘、地缘身份束缚的人们开始追求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的社会交往,即时性、交互性的关系结构使得个体关注的视角从自我存在的意义建构延伸到社会共有的价值型塑,传统叙事中的政治中心、权威崇拜被自媒体时代的自由表达所消解。网络交往的兴起和自我权利的尊重使得人们的言语行为从压制语境中“有所顾忌”向着自由语境中“畅所欲言”转向,而这又带来两种相互矛盾的情况:一方面克服了现实社会场域中身份、地位、职位的差异,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由、平等、和谐,促使人们在话语中更加自主、自由而任性;另一方面也因对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习俗的过度解构而导致个体责任意识的相对弱化和政治意识、国民身份的淡化,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化的难度。通过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什么”、“为什么”的探究,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为无产阶级整体利益服务的一种育人活动。“怎么落实”话语内容需要建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和谐的身份关系。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仅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陈述,更是一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以促使受教育者合目的转化的现实活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与空间等“资本量”的投入,还需要多学科知识“信息量”的相互补充以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的丰富与完善。唯有如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学术概念、实践方法和评价标准开展实际工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本量”的投入依赖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社会影响的拓展,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国际化、大众化和特色化可以增加其“资本量”,因而创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是增加“资本量”的重要环节。满足个体的价值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协调统一;满足社会价值实现能够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可,保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换中,能否满足人和社会的价值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本量”投入和评价的关键因素。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借鉴中积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信息量”是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的基础。为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充分关注现代社会的全球化、技术进步和个体自由倾向,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和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之目的在于弄清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根源、本质和实践的问题。其中:根源问题对应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如何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以及“为什么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本质问题对应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什么”、“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什么”以及“与其它话语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实践问题则对应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和“如何评价”。概括而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回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什么话由什么人说、在什么语境下说以及怎么说”,揭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如何发展”和“如何评价”。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作者以描述的方式揭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和功能,通过话语本质的理论探讨建构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理论,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挑战、发展机遇和方式转换,并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属性和中华民族文化品性的基础上论证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基本结构与价值要求,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换,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评价所应遵从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指引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方法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