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子散文中存在大量的对话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历代研究者对于诸子散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本信息的意义和艺术特征方面,对这一普遍文体形态并未给予充分的注意。一旦将此信息要素置放于对话体系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中时,则会发现,这一看似浅显的形式表层尚诱启着一片广阔而又陌生的领域: 一、对话的界定:对话,就是对话主体之间在特定语境之中的信息交流过程。它包含着多个要素,其中每一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对话关系的变动。诸子散文的对话主要是指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有明显对话主体的直接言语活动。有别于语录和论说。 二、诸子散文对话现象扫描:根据对话主体的性质和对话信息的真实程度,诸子散文中的对话大致可分为实录式对话和虚构式对话两大类。前者又包括师生问答、君臣对问、士人论辩等;后者包括修辞性代言和独立成熟的主客问答。 三、诸子散文对话成因的多维透析:诸子散文大量对话现象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物质技术条件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政治宽松、文化自由的社会环境(文中从略),重视记言的文化传统,文体意识的自觉追求,书写文字的渐趋简易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体式的广泛流行和渐趋成熟。 四、诸子散文对话的文学意味:讲究言说技巧和有意为文的观念,令诸子对话在自身传递的言语信息、方式技巧、语调渲染等方面都呈现出浓郁的文学意味:质文互生,婉曲达意,声情并茂。 五、诸子散文对话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中外普遍流行的对话形态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其中蕴蓄的新的价值取向:独立的个体意识,自由的批判精神,和平的生存原则。